百词典

《西湖杂诗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9:04:21

诗句

江流曲抱凤凰城,南渡君臣宿草横。

桃叶御沟连灞水,黎花妃梦隔啼莺。

早时金椀归杨琏,异日黄冠署谢清。

莫恨两宫终朔漠,吴山今有冷山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21

原文展示

江流曲抱凤凰城,南渡君臣宿草横。
桃叶御沟连灞水,黎花妃梦隔啼莺。
早时金椀归杨琏,异日黄冠署谢清。
莫恨两宫终朔漠,吴山今有冷山茔。

白话文翻译

江水弯曲地环绕着凤凰城,南渡的君臣在杂草丛生的地方栖息。
桃叶御沟与灞水相连,黎花妃的梦境却被啼鸣的黄莺隔开。
早年金碗归于杨琏,未来黄冠将由谢清署名。
不要怨恨两宫最后的冷漠,吴山如今有了冷山的墓地。

注释

  • 凤凰城:古称,意指风景如画的城池。
  • 南渡:指南方的迁移,可能暗指历史上的迁都或战争。
  • 桃叶御沟:桃叶与御沟的结合,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
  • 黎花妃: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妃子,代表美丽和爱情。
  • 金椀、黄冠:分别指代官职或地位的象征,金椀象征着富贵荣华,黄冠则指代高官。

典故解析

  • 凤凰城: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地方,寓意着理想的境地。
  • 南渡: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迁都,象征着王朝兴衰。
  • 桃叶御沟:描绘了江南水乡特有的自然景观,体现了诗人对江南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陆灿(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江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及人文情怀。其诗风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个性。

创作背景

《西湖杂诗》系列作于诗人游历西湖期间,旨在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中,诗人将江水与凤凰城的美丽结合,勾勒出一幅优雅的画卷,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桃叶御沟”和“黎花妃梦”,展现出一种美好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诗人在这里用生动的意象来表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金椀归杨琏”和“黄冠署谢清”,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更是对权力和地位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权力变迁的无奈与思索。最后两句则透出一种哲理,尽管历史有冷漠的结局,但吴山依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寓意着虽然人生有无常,但仍然要珍惜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流曲抱凤凰城:江水蜿蜒环绕着美丽的凤凰城,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南渡君臣宿草横:南方的君臣在杂草丛生之地栖息,暗示历史的动荡与变迁。
  3. 桃叶御沟连灞水:桃叶与御沟相连,描绘出江南特有的水乡风光。
  4. 黎花妃梦隔啼莺:妃子的梦被黄莺啼鸣打断,象征着梦境与现实的距离。
  5. 早时金椀归杨琏:早年间的权力与地位归于杨琏,体现历史的流转。
  6. 异日黄冠署谢清:未来的高官将由谢清来署名,暗示着命运的变化。
  7. 莫恨两宫终朔漠:不要怨恨两宫的冷漠,反映了人际关系的疏离。
  8. 吴山今有冷山茔:吴山上有冷山的墓地,隐喻着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终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流曲抱”将江水比作温柔的怀抱,传达出一种亲切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桃叶”、“黎花”等自然意象,体现了江南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事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凤凰城:象征着理想与美好,是诗人心中的美好归宿。
  • 桃叶、黎花:代表了自然的美丽与人间的情感。
  • 金椀、黄冠: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 吴山、冷山茔: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生命的终结,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杂诗 其三》的作者是?
    • A. 陆游
    • B. 钱陆灿
    • C. 白居易
    •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桃叶御沟”主要描绘的是?
    • A. 战争
    • B. 自然景观
    • C. 人物故事
    • D. 历史事件
  3. 诗歌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追求权力
    • B. 对历史变迁的感悟
    • C. 对爱情的渴望
    • D.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西湖的春天,风格与钱陆灿的诗相近。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描绘江南风光,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情感基调与《西湖杂诗 其三》相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江南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 踏莎行 闵明陪游天目湖,归荆溪虎堂作此赠之 踏莎行 踏莎行 红豆 踏莎行 冬月和韵 踏莎行•春暮 踏莎行 秋雨 踏莎行 寄洛珍 踏莎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枝春 讨口彩 质量差价 三点水的字 云居 忠臣良将 爪字旁的字 上灯 黽字旁的字 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衿肘 弃结尾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鸟啼花怨 缚鸡弄丸 夕字旁的字 选贤进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