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2: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2:01
游路背湖分,林陬复水濆。
年传秦代石,人拜宋时坟。
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
不知天竺近,香气蔼成云。
游览的道路在湖的背面分开,林边又有水湾。
传说中有秦代的石碑,人们在宋代时来这里拜祭。
塔的影子和双峰相映成景,松树的声音传到九里之外。
不知道天竺寺就在附近,香气浓郁如云雾缭绕。
吴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西湖成为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诗人游历西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西湖春游的感受。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春游的美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湖光山色与历史人文相结合,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与文化底蕴。开篇以“游路背湖分”引入,给人一种游览的感觉,接着通过“林陬复水濆”描绘出湖边的自然环境,层次分明。诗中提到的“秦代石”和“宋时坟”不仅展示了历史的积淀,也让人感受到人们对历史的敬仰与追思。
“塔影双峰见,松声九里闻”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能听到松树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感受到山峰与塔影的和谐美。最后一句“不知天竺近,香气蔼成云”则把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天竺寺的香气弥漫,仿佛将人带入一个清幽的境地,表达了对自然与宗教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西湖春游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雅士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全诗通过对西湖春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历史文化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秦代石”代表什么?
A. 自然景观
B. 历史遗迹
C. 人物传说
D. 宗教信仰
“塔影双峰见”中的“塔”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寺庙
C. 一座楼阁
D. 一棵树
诗中描绘的香气是什么样的?
A. 淡淡的
B. 浓厚的如云
C. 甜美的
D. 刺鼻的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这首诗更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而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哲理与自然的融合。吴兆的诗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西湖的独特魅力,而王维则通过意境的渲染,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