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3: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3:43
卜居独秀山
作者: 李易〔宋代〕
访戴溪长近若耶,
金庭雪对赤城霞。
沼从鹄举添萧索,
峰似鸾翔解叹嗟。
每爱林间百种蝶,
难忘竹外四时花。
剡川图上他年指,
独秀山前是我家。
我去拜访戴溪,溪水长流宛如若耶山,
金庭雪映衬着赤城的霞光。
沼泽中白鹤翩翩起舞,增添了萧索的气氛,
山峰犹如鸾鸟展翅,令人不禁叹息。
我每每喜爱林间那百种蝴蝶,
却难以忘怀竹外四季的花朵。
在剡川的图上,他年将指向,
而我独秀山前便是我的家。
作者介绍:李易,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以及人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对自然的深刻体悟之时,反映了他对居住环境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在安静的独秀山下,诗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以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独秀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诗人通过“访戴溪长近若耶”的描写,展示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仿佛在追寻一种心灵的归宿。接下来的“金庭雪对赤城霞”,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色的丰富多彩,体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
“沼从鹄举添萧索”,此句通过白鹤的舞动,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气息,但“萧索”又暗示了一种孤独感,表现了诗人在与自然对话时的内心复杂情感。而“峰似鸾翔解叹嗟”则把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结合,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美的向往。
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尤其是“每爱林间百种蝶,难忘竹外四时花”,通过对蝴蝶和四季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美的热爱。最后两句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居住地的归属感,独秀山前是我家的归属,更是心灵的归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归属感的追求,表现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诗词测试:
李易的《卜居独秀山》主要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色?
A. 江河湖海
B. 山水风光
C. 草原沙漠
诗中提到的“沼从鹄举”中的“鹄”指的是什么?
A. 乌鸦
B. 白鹤
C. 鹰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居住地的什么情感?
A. 失落感
B. 归属感
C. 迷茫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易与王维的诗作都强调自然的美,但李易更多表达了对居住环境的归属感,而王维则常常体现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各有特长,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