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48
原文展示:
念奴娇 章谦亨 〔宋代〕
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芳筵相映,最宜斜挂残月。却得连日春寒,未教轻滚,一片庭前雪。应恨张郎今老去,难比风流时节。醉眼浑醒,愁眉都展,舞困腰肢怯。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
白话文翻译:
垂柳依依,生长在楼台旁边,无人攀折。不像在渡口亭子旁,船只密集的地方,只陪伴着离别的客人的忧愁。柳丝摇曳,闪着金光,柳带铺展着新绿,非常适合黄莺的歌唱。宴席上,与芳香的筵席相映成趣,最适合斜挂着残月的景象。连续几天的春寒,没有让雪花轻易飘落,庭院前一片洁白如雪。应该遗憾张郎现在已经老去,难以再回到风流的时光。醉眼朦胧中醒来,愁眉舒展,舞蹈中感到腰肢的疲倦。有时微笑,将你我紧紧地系在一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谦亨,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楼台旁的垂柳,通过对比渡口亭子的离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过往风流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以垂杨为引,通过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日的静谧与美好。诗中“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一句,既表达了柳树的孤寂,也隐喻了诗人自己的心境。随后的“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则通过对比,加深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丝过摇金”、“带铺新翠”等,都极富画面感,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结尾的“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则以温馨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垂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老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垂杨得地”指的是什么? A. 垂柳找到了适宜生长的地方 B. 垂柳被人们攀折 C. 垂柳在渡口亭子旁 D. 垂柳在船只密集的地方
诗中“丝过摇金”形容的是什么? A. 柳丝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B. 柳丝在风中摇曳 C. 柳丝在水中摇曳 D. 柳丝在月光下闪着金光
诗中“把伊绾个双结”表达了什么? A. 将你我紧紧地系在一起 B. 将你我分开 C. 将你我轻轻地系在一起 D. 将你我松开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