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夜泊》

时间: 2025-05-02 04:57:12

诗句

漏移寒箭丁丁急,月挂虚弓霭霭明。

此夜离魂堪射断,更须江笛两三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12

原文展示:

江城夜泊
陆龟蒙 〔唐代〕

漏移寒箭丁丁急,
月挂虚弓霭霭明。
此夜离魂堪射断,
更须江笛两三声。

白话文翻译:

夜已深,漏壶里的水滴声如寒箭般急促,
明月高挂,映照得如同虚空中的弓弦般明亮。
今夜的离愁让我感到无比痛苦,
更需要江边的笛声伴我解愁。

注释:

  • 漏移:指漏壶滴水的声音,形容时间的流逝。
  • 寒箭:形容声音急促,似箭一般的迅速。
  • 虚弓:比喻明月的弯曲形状,表现出月光的清冷。
  • 霭霭:形容雾气弥漫,朦胧而美丽。
  • 离魂:指因思念而愁苦的心情。
  • 江笛:指江边的笛声,常用来表现思乡或离愁。

典故解析:

“离魂”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因离愁而引发的情感波动。此诗的意境与唐代诗人对月、对江的描绘常常相呼应,表现出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龟蒙,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虽名气不如李白、杜甫等人,但其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夜泊江边之时,诗人远离故土,思念故人,情感深邃。诗中通过夜色、月光等意象,表达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江城夜泊》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致描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头两句通过“漏移寒箭丁丁急”与“月挂虚弓霭霭明”两种意象的对比,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月光的清冷。漏壶滴水的声音似乎在提醒着诗人,时间在不断流逝,而月光则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孤独。

接下来的两句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此夜离魂堪射断”,诗人将自己的思念化为“离魂”,在此夜感受到的愁苦如同被箭射穿一般,让人心痛。而最后一句提到的“更须江笛两三声”,则是诗人对笛声的渴求,笛声似乎能在此时此刻缓解他的愁苦,给予他一丝慰藉。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漏移寒箭丁丁急:声音急促如寒箭,暗示时间流逝的急迫。
  2. 月挂虚弓霭霭明:月光明亮,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3. 此夜离魂堪射断:今夜的思念如同被箭射断,表达极度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4. 更须江笛两三声:对笛声的渴求,体现了诗人希望借此解愁的心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虚弓”,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
  • 拟人:漏水声被形容为“寒箭”,赋予声音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诗歌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孤独的夜晚,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展现了唐代诗人典型的“离愁”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箭:象征着急促的时间和愁苦的心情。
  • 虚弓:象征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冷清的氛围。
  • 江笛:象征着思念与抒发情感的工具,表现出对音乐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漏移寒箭”意指: A. 水滴声急促
    B. 时间漫长
    C. 心情愉悦

  2. “月挂虚弓”中的“虚弓”比喻: A. 诗人的心境
    B. 明亮的月光
    C. 江边的景色

  3. 诗人在此夜感到: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嫉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江城夜泊》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家庭的思念,而《江城夜泊》则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两者都通过夜晚的意象来深化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陆龟蒙集》

相关查询

杨柳枝 其八 杨柳枝 其七 杨柳枝 其六 杨柳枝 其五 杨柳枝 杨柳枝 杨柳枝词 杨柳枝 杨柳枝 春闺 杨柳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未见得 肀字旁的字 秉开头的成语 尸夺 麥字旁的字 红颜白发 三病四痛 乛字旁的字 虚堂悬镜 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厹矛 新名词 母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支裔 问鼎中原 嘘唏不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