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5: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5:36
过江人暮经年事,镫床重话秋雨。
北风驱雁暂成行,飞泊寒筝柱。
伴独客零宫断羽。天涯惟有啼鹃苦。
漫浪说浮家,冷梦落沧波几队,白鸥同住。
长记堕策吹尘,浮云蔽眼,上东门外歧路。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
笑一夕枯槎倦渡。腥尘还傍蛮江去。
要故人登临倦,自结春帆,素馨开处。
在黄昏时分,我渡过长江,回忆过去的岁月,坐在灯下与朋友重温秋雨的往事。北风把大雁赶走,暂时成群飞向南方,停在寒冷的琴柱上。我陪伴着独自的旅人,走在空寂的宫殿里,仿佛失去了羽翼。天涯海角,只有悲啼的杜鹃在苦诉。漫游在波浪中,闲谈着浮萍般的生活,冷冷的梦境在沧海中漂泊,几只白鸥与我为伴。长久以来,我记得那堕落的策马声,尘土飞扬,浮云遮住了我的眼睛,我站在东门外的岔路口。只剩下烽火把我的归魂惊断,铜驼的哀鸣在耳边回响。笑谈中,傍晚的枯木让我感到疲惫,腥气和尘土依然伴随着我沿着江水而去。想要老友再次相聚,倦怠地结下春帆,在素馨花盛开的地方。
朱祖谋(约1640-约1710),字子昂,号澄轩,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诗词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常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霜叶飞 其二 沪上喜遇半塘翁作》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变革的时期,诗人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作品中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以“过江”为引,展现了一个孤独旅人在黄昏时分的思索与回忆。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故人的思念。开篇的“过江人暮经年事”,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描写中,北风、飞雁、寒筝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孤独的氛围。
诗中多处运用对比,如“伴独客零宫断羽”与“天涯惟有啼鹃苦”,通过对孤独与悲伤的交织,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犹如秋天的霜叶,虽美丽却也显得脆弱,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
在修辞上,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饱满。比如“腥尘还傍蛮江去”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那份沉重与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层次,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集中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人的思念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中“过江人暮经年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啼鹃苦”中的“啼鹃”象征着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