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3:46
原文展示:
客中得君来,念我忘偪仄。君行竟先我,未免为此别。自怜性多忤,每负朋友责。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
白话文翻译:
在异乡遇到你,让我忘记了逼仄的环境。你却先行离开,我们不得不分别。我自怜性格多冲突,常常辜负朋友的期望。为何你和你的父亲,相处得如此无间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他在客中与朋友分别后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异乡与朋友相聚又分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己性格的反思和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羡慕。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客中与朋友相聚的喜悦和分别的无奈。诗中,“念我忘偪仄”一句,既表现了朋友到来的喜悦,也暗示了客中生活的艰辛。“自怜性多忤”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性格的自我批评,以及对朋友期望的愧疚。最后两句“如何君父子,相与独无隙”,则是对朋友间深厚情谊的羡慕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和谐人际关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自我反思。作者通过与朋友的相聚和分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己性格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友情诗作,如《寄友人》、《赠别》等,以深入了解其友情主题的诗风。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