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3:32
连日二相过史局,不到省中,后园杏花开尽。
——杨万里
这几天我一直在史馆忙碌,写史书的速度被催得很紧,而道山(指道教名山)也让我忙得不可开交。后园这两天我没能去看,杏花已经开尽,却无人知晓。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注重生活细节而闻名。杨万里不仅在诗歌上有很高的成就,还在散文和文学理论方面贡献颇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此诗写作的时代正值南宋,社会动荡和历史编撰的压力让人感到焦虑。诗人身为史官,常常忙于编纂历史文献,然而诗人也想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春天开花的时节。
杨万里的《连日二相过史局》是一首表现诗人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的佳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忙碌于史馆的情景,表现出对职责的重视,但同时也透出些许无奈与疲惫。诗人被史笔的催促所困,体现了他作为史官的责任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后园的杏花已经开尽,但由于忙碌而无法亲自欣赏,给人一种“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感。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工作与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悟。此诗不仅是一种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生活节奏的反思,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常常忽略的自然之美。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该诗通过对忙碌生活与自然美的对比,传达了人们在繁忙中常常忽视生活中的美好,呼唤人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瞬间。诗人对杏花的惋惜,反映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史馆”是指什么?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未能去后园?
“杏花开尽”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