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时间: 2025-04-23 21:27:00

诗句

半浓黛汁点遥林,微淡鈆膏抹暮云。

似白如青都不是,淮南弄色五湖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27:00

原文展示:

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
作者: 杨万里

半浓黛汁点遥林,
微淡鈆膏抹暮云。
似白如青都不是,
淮南弄色五湖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新开湖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提到湖水的颜色,像是浓重的墨汁点缀在远处的树林,微微淡淡的颜色像是抹在黄昏云朵上的润色。接下来,作者表达了对湖水色彩的思考,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青色,而是淮南这片土地所特有的、五湖春天的色彩。

注释:

字词注释:

  • 黛汁: 指黑色的水,形容湖水的浓郁色彩。
  • 鈆膏: 指黄昏时的淡淡色彩,形容晚霞的柔和。
  • 弄色: 指调和色彩,形容湖水的色彩变化。

典故解析:

  • 淮南: 指中国淮河流域,因其水域丰沛而闻名。这里强调了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并称,擅长婉约派的诗风,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游历宝应县新开湖时,诗人受到湖光山色的启发,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过宝应县新开湖十首》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湖景。诗的开头“半浓黛汁点遥林”,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湖水的颜色与墨汁相提并论,展现了湖水的深邃与清澈。而“微淡鈆膏抹暮云”则描绘了傍晚时分,湖面反射的柔和光线,给人以宁静与温暖的感受。这种自然的景象不仅美丽,更让人沉醉于其中,仿佛能感受到晚风拂面,水波荡漾的情景。

接下来的“似白如青都不是”,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解,既不是单一的白色,也不是青色,而是那种在阳光和水波中交融而成的复杂色彩,这种色彩的变化正是自然的奇妙之处。最后一句“淮南弄色五湖春”则将诗的意境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表达了春天湖泊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景,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浓黛汁点遥林”:湖水像浓墨一样,点缀在远处的树林上,形象生动。
  2. “微淡鈆膏抹暮云”:黄昏的云彩如同轻柔的膏抹,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3. “似白如青都不是”:强调湖水的颜色独特,不是简单的白或青。
  4. “淮南弄色五湖春”:将湖水的色彩与五湖春天的景象相联系,展现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黛汁”、“鈆膏”使色彩形象化。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湖水色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体现了对生命与春天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黛汁:象征着深邃与神秘,展现湖水的魅力。
  • 鈆膏:象征着柔和与温暖,表现自然的温情。
  • 五湖春: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表现春天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浓黛汁”所描述的是什么?

    • A. 远处的树林
    • B. 湖水的颜色
    • C. 晚霞的颜色
  2. “微淡鈆膏”形容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 A. 早晨
    • B. 中午
    • C. 黄昏
  3. 诗中提到的“淮南”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华东地区
    • B. 南方的一个地区
    • C. 西北地区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以月夜的孤独美为主题,与杨万里描绘自然景色的方式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其一 玉楼春 玉楼春·己卯1999和田遨词长贺春帖子 玉楼春 其八 雨中七叠前韵 玉楼春(题小竿岭) 玉楼春 寄懒人 玉楼春 其三 题诗纬 玉楼春 和湛翁 玉楼春 和尹默 玉楼春·丁亥,一九四七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夕字旁的字 谐隐 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年壮气锐 拊膺顿足 轶闻 长字旁的字 书奏 母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无间是非 袅袅婷婷 谨毛失貌 有目共睹 敷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