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阻风锺家村观岸傍物花二首》

时间: 2025-05-04 03:24:36

诗句

水虫才出绿波来,细看爬沙上石崖。

化作蜻蜓忽飞去,几时飞去却飞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4:36

原文展示

水虫才出绿波来,
细看爬沙上石崖。
化作蜻蜓忽飞去,
几时飞去却飞回。

白话文翻译

水边的小虫刚刚从青绿的水波中爬出来,
仔细看,它在沙滩上攀爬着石崖。
突然变成蜻蜓飞走了,
不知何时又会飞回来。

注释

  • 水虫:指生活在水中的小虫子,通常是水生昆虫。
  • 绿波:形容水面清澈如绿波荡漾。
  • 石崖:指沙滩上的石头高崖。
  • 蜻蜓:一种常见的飞虫,象征轻盈与自由。
  • 化作:在这里指转变或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舟,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自然诗和田园诗。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描绘出生活与自然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万里晚年的田园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界细微变化的敏锐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阻风锺家村观岸傍物花二首》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的小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水边生物的观察与思考。首句“水虫才出绿波来”以水虫的出现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初夏时节水域的生机。第二句“细看爬沙上石崖”则通过细致的观察,展示了水虫在沙滩和石崖之间的游动,给人一种轻快而灵动的感觉。第三句“化作蜻蜓忽飞去”则是将观察的细节升华到一种转化的境界,表现了生命的变化与自由。最后一句“几时飞去却飞回”则引发读者对生命循环的思考,蕴含着令人畅想的哲思。

整首诗运用了简练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一种轻盈的自然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瞬息万变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虫才出绿波来:描绘了水虫在水中出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2. 细看爬沙上石崖:表现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展现出水虫在沙上攀爬的形态。
  3. 化作蜻蜓忽飞去:意象的转变,水虫化为蜻蜓,体现了生命的变化。
  4. 几时飞去却飞回:引发对生命循环的思考,体现了自然的规律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水虫化作蜻蜓,象征生命的变化与自由。
  • 拟人:水虫的动作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形式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和谐、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水虫与蜻蜓变化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流动与自由的赞美,同时引发了对自然循环的深思。

意象分析

  • 水虫:象征生命的初生与活力。
  • 蜻蜓:象征自由与变化。
  • 石崖:象征自然界的坚韧与持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水虫”指的是哪种生物? A. 鱼
    B. 昆虫
    C. 蛙
    D. 鸟

  2. “化作蜻蜓”中的“化作”意味着什么?
    A. 消失
    B. 变化
    C. 归来
    D. 飞走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和谐美
    C. 人生的无常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自然诗与王维的山水诗有相似之处,均注重对自然的观察与描绘,但杨万里更注重细腻的生动感,而王维则更偏向于整体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泛舟 老将 夜意 自阆复还汉中次益昌 试笔 春晚书怀 得子虡濠上书 病後作 季夏杂兴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跖的词语有哪些 风动工具 贪生害义 包含谶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平步登云 覆餗偾辕 龝字旁的字 梦想神交 高字旁的字 画皮 釆字旁的字 抚梁易柱 口字旁的字 灭顶之灾 使坏 五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