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5:41
幽居初夏
作者:陆游
诘曲穿桑径,讴哑响竹门。
疏泉灌藜苋,倚杖牧鸡豚。
江步横新舸,茅檐弄幼孙。
太平端有象,谁与画吾村?
在弯曲的桑树小径上行走,竹门后传来鸟儿的啼鸣。
稀疏的泉水滋润着藜和苋,依靠着拐杖在田间放养鸡和猪。
在江边漫步,看到新船横在水面,茅草屋檐下和小孙子玩耍。
太平的日子本就有这样的景象,谁来为我的村庄描绘这幅画呢?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爱国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常常反映个人的生活经历与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初夏,描绘了作者在乡村幽居的恬静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正处于南宋时期,国家虽处于动荡,但作者通过描写宁静的村庄生活,寻找心灵的慰藉,并寄托对太平生活的向往。
《幽居初夏》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生活的田园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诘曲穿桑径”描绘了小路的曲折,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讴哑响竹门”则通过鸟鸣声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气息。接下来的“疏泉灌藜苋”,不仅描绘了泉水灌溉植物的画面,也暗示了大自然的润泽与生命的勃勃生机。诗人在田间倚杖放牧,体现了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传达出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随后的“江步横新舸,茅檐弄幼孙”,更是将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表现得淋漓尽致。新船在江面上横卧,茅草屋檐下的孩子们嬉戏,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图景。最后两句“太平端有象,谁与画吾村?”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渴求。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渴望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净土,寄托了对太平生活的向往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幽居初夏》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疏泉”是指什么?
A) 清澈的河流
B) 稀疏的泉水
C) 大海的波涛
D) 雨水的滋润
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利
B) 太平生活
C) 远方的旅行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