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4-21 20:41:49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20:41:49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明亮月光,
我疑心是地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1. 床前:床的前面,指诗人躺在床上。
  2.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3. 疑是:怀疑是。
  4. 地上霜:指地面上的霜,闪烁着白光。
  5. 举头:抬起头。
  6. 低头:低下头。
  7. 思:思念。
  8. 故乡:指诗人出生或生长的地方。

典故解析:
“月”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思念与孤独,月亮的圆缺变幻也与离别、归乡的主题密切相关。李白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体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豪放,题材广泛,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静夜思》是李白在他游历过程中所作,反映了他在异乡夜晚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作简单却情感真挚,表达了游子因离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思乡情。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其简洁而深邃的意境使其成为了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诗的开头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光洒落在床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的“疑是地上霜”则表现了诗人对月光的细腻观察和敏感的情感,显示出他在这静谧夜晚中的心境。

“举头望明月”一语,不仅是对明月的仰望,更是对家乡的思念;而“低头思故乡”的反复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冲突,表达了游子在孤独中追寻归属感的深切渴望。诗中没有华丽的修辞,却通过简单的字句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这种情感的普遍性,使得这首诗在千年之后仍能引起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前明月光”: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照耀在床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疑是地上霜”:诗人观察月光,产生了疑惑,表现出对环境的敏感和思考。
  3. “举头望明月”:抬头望向高悬的明月,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低头思故乡”:低下头来,思念起远在故乡的人和事,表达了深深的乡愁。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举头”和“低头”的对比,强化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与矛盾。
  2. 排比:四句诗句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形象化:采用“月光”和“霜”两种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反映了人在异乡生活的无奈与思乡之情。这种情感是普遍存在的,许多人在远离家乡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床:代表着个人空间,蕴含着诗人的孤独与内心的情感。
  3. 霜:象征着寒冷和孤寂,映衬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2. 诗中“举头”与“低头”所表达的情感对比是什么?
    A. 快乐与悲伤
    B. 思念与孤独
    C. 期待与失落

  3. “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思念
    C.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月夜忆舍弟》
  2.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而《静夜思》则更为普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表现了诗人对亲情和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李白诗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古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锄园 初春吏隐堂作 出郊古意 酬盈祖中散 城西二首 城西二首 朝发灵树寄曼叔师厚 曹通直以颜鲁公墨迹题辞乞诗刊石 步月 别曼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验的成语 眩眩 漏尽钟鸣 羊字旁的字 多头 爱毛反裘 管秃唇焦 田字旁的字 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阔论高谈 乙字旁的字 以少胜多 雨字头的字 张德成 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组带 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一个是一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