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字令 其二 闺怨,集唐词》

时间: 2025-05-06 02:42:14

诗句

香阁掩,泣残红。

绿阴浓。

花淡薄,月朦胧。

人去去,云杳杳,恨忡忡。

空相忆,画楼东。

此时逢。

消息远,锦书通。

万般心,千点泪,一时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14

原文展示:

香阁掩,泣残红。
绿阴浓。花淡薄,月朦胧。
人去去,云杳杳,恨忡忡。
空相忆,画楼东。
此时逢。消息远,锦书通。
万般心,千点泪,一时封。

白话文翻译:

香气四溢的阁楼被遮掩,泪水湿透了残存的花瓣。
浓密的绿荫下,花朵显得稀薄,月光也变得朦胧。
人们纷纷离去,云雾缭绕,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愁苦。
只剩下我在这里空自思念,画楼的东面。
此时正逢佳期,消息却远隔重洋,信笺依旧传递着思念。
心中种种情愫,化作千点泪水,难以封藏。

注释:

  • 香阁:指香气四溢的楼阁,暗示美好的环境和情感。
  • 泣残红:泪水浸湿了残留的红花,表现出悲伤的情绪。
  • 绿阴浓:浓密的绿荫,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恨忡忡:恨意满满,心中充满怨恨。
  • 锦书:指用美丽的信纸书写的信件,象征着思念的寄托。
  • 万般心,千点泪:形象地表达了繁多的思念和无尽的眼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人生感悟,其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常描绘闺怨之情。

创作背景:

《三字令 其二 闺怨》是董元恺对女性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在婚姻与爱情方面的无奈与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离去之人的思念与怨恨,背景与当时的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三字令 其二 闺怨》是清代诗人董元恺对闺怨情感的深刻描绘。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女子在孤独中对爱人的思念与悲伤。开头的“香阁掩,泣残红”便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哀伤,暗示着女子在香阁中独自思念,泪水湿透了花瓣,象征着她的情感遭受了重重打击。

接下来的句子“绿阴浓。花淡薄,月朦胧。”描绘了一个朦胧的夜晚,浓密的绿荫和稀薄的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感受到一种生命的无常与美的流逝。此时,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浓烈,女子独自一人,愁苦地思念着远方的人,“人去去,云杳杳,恨忡忡”,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她的孤独,还显示出对离别的深恨。

最后几句“万般心,千点泪,一时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复杂感受和无法宣泄的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示了一个女子在爱情面前的脆弱与坚韧,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阁掩,泣残红:在香气四溢的阁楼中,泪水湿透了残存的花瓣,暗示着女子的悲伤与孤独。
  • 绿阴浓。花淡薄,月朦胧:浓密的绿荫下,花朵显得稀薄,月光朦胧,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惆怅的氛围。
  • 人去去,云杳杳,恨忡忡:人们纷纷离去,云雾缭绕,心中充满怨恨,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愁苦。
  • 空相忆,画楼东:空自思念,画楼的东面,描绘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
  • 此时逢。消息远,锦书通:在此佳期却收不到远方的消息,信件仍在传递思念,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 万般心,千点泪,一时封:心中万般情愫化为千点泪水,难以封藏,显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泣残红”中的“残红”比喻女子的悲伤之情。
  • 对仗:诗中使用了多处对仗,如“绿阴浓,花淡薄”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通过“万般心,千点泪”,赋予情感以具体的形象,使抽象情感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女子在离别后内心的思念与愁苦,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女性的情感困境与社会地位的限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阁:象征美好的环境,亦暗示着女子孤独的内心。
  • 残红:象征失去与悲伤,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流逝。
  • 绿阴、花、月:三者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氛围,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 云杳:象征着不可捉摸的思念与远方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自然的美丽
    C. 友情的珍贵
    D. 生活的哲理

  2. “人去去,云杳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怨恨
    C. 期待
    D. 安宁

  3. “万般心,千点泪”中“千点泪”是用来比喻什么? A. 快乐的眼泪
    B. 思念的痛苦
    C. 愤怒的泪水
    D. 伤心的回忆

答案:

  1. A. 离别的痛苦
  2. B. 孤独与怨恨
  3. B. 思念的痛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常娥》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董元恺的《三字令 其二 闺怨》更加强调了孤独与思念的交织,李清照的作品则更为细腻,表现出对爱情的深刻感悟与女性的坚韧。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大典》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酬杨侍郎十兄见赠之作 酬舍弟庠罢举从州辟书 李舍人少尹惠家酝一小榼立书绝句 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 奉使至邢州赠李八使君 元日喜闻大礼寄上翰林四学士中书六舍人二十韵 早入朝书事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 洛下闲居夜晴观雪寄四远诸兄弟 晚过敷水驿却寄华州使院张郑二侍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户季子 脉候 石套 爻字旁的字 藻咏 业字旁的字 异军突起 省衣节食 样样俱全 不明事理 飠字旁的字 耳聪目明 龝字旁的字 首字旁的字 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政简刑清 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