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湖诗十首》

时间: 2025-05-02 01:37:08

诗句

万顷湖波水渺茫,两堤新绿柳丝长。

晚来疏雨浮鸥外,何处渔郎泛小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7:08

原文展示

万顷湖波水渺茫,两堤新绿柳丝长。晚来疏雨浮鸥外,何处渔郎泛小航。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湖面上波涛连绵,水天一色,显得遥远而模糊。湖的两岸新绿的柳枝随风摇曳,显得格外柔长。傍晚时分,稀疏的雨点落在湖面上,远处的鸥鸟在雨中飞翔。不知从何处,渔夫驾驶着小船在湖上轻轻划过。

注释

  • 万顷:形容湖面非常广阔。
  • 渺茫:遥远而模糊不清。
  • 两堤:指湖边的两条堤岸。
  • 新绿:指初春时节新长出的绿叶。
  • 疏雨:稀疏的雨点。
  • 浮鸥:在湖面上飞翔的鸥鸟。
  • 渔郎:指渔夫。
  • 泛小航:指驾驶小船在湖上航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美周,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的美丽,以及渔夫在湖上的宁静生活。诗中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东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面的广阔、柳枝的柔长、雨中的鸥鸟和渔夫的小船,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景图。诗中“万顷湖波水渺茫”一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湖面的广阔,给人以无限遐想。“两堤新绿柳丝长”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后两句“晚来疏雨浮鸥外,何处渔郎泛小航”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雨中的鸥鸟和渔夫的小船巧妙地融入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和层次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顷湖波水渺茫:这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湖面的广阔,水天一色,显得遥远而模糊。
  2. 两堤新绿柳丝长:这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新绿的柳枝随风摇曳,显得格外柔长。
  3. 晚来疏雨浮鸥外:这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将雨中的鸥鸟融入画面,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4. 何处渔郎泛小航:这句通过设问的手法,引出了渔夫的小船,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万顷湖波水渺茫”,夸张地描绘了湖面的广阔。
  • 拟人:如“两堤新绿柳丝长”,将柳枝拟人化,赋予其柔长的特点。
  • 设问:如“何处渔郎泛小航”,通过设问的手法,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东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波:象征着广阔和深远。
  • 新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疏雨:象征着宁静和清新。
  • 浮鸥:象征着自由和轻盈。
  • 渔郎:象征着宁静和朴实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顷湖波水渺茫”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湖面广阔 B. 湖面狭窄 C. 湖面平静 D. 湖面汹涌
  2. 诗中“两堤新绿柳丝长”一句,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晚来疏雨浮鸥外”一句,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4. 诗中“何处渔郎泛小航”一句,描绘了什么人物? A. 渔夫 B. 农夫 C. 樵夫 D. 书生

答案

  1. A
  2. A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与黎廷瑞的东湖诗有相似之处。
  • 杨万里《小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池的景色,与黎廷瑞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黎廷瑞《东湖诗十首》:两者都描绘了湖景,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黎廷瑞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黎廷瑞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黎廷瑞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夜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 送李宪被召旧与其先侍郎游从 挥手 书怀 即事示儿辈 晨起 月下小酌 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 书室杂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雍容不迫 沈脑 百年不遇 树善 卝字旁的字 耐人咀嚼 沐露沾霜 斗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红学 卒伍 至字旁的字 雪鬓霜毛 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厮养 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