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5:54
原文展示:
次徐松巢韵 黎廷瑞 〔宋代〕
欲寄音书碧宇空,几回溪上佇秋风。 离愁自叹三千丈,飞梦长随十八公。 尚书兰孙怀旧好,颇疑梨枣闷新功。 寅君近况知何似,想见丹炉夜夜红。
白话文翻译:
想要寄出信件却感到天空遥远,多次在溪边站立,感受秋风。 离别的忧愁让我自叹如三千丈深渊,梦境中长久地追随十八公。 尚书怀念旧日的美好,对梨枣的新成果感到疑惑。 想知道寅君的近况如何,想必他的炼丹炉夜晚总是通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其对离愁别绪的深刻表达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黎廷瑞在思念远方的朋友或亲人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音讯的渴望和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愁为主题,通过“碧宇空”、“三千丈”等意象,深刻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诗中“飞梦长随十八公”一句,以梦境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而“尚书兰孙怀旧好”则进一步强调了对旧日情谊的怀念。结尾的“想见丹炉夜夜红”则通过炼丹炉的意象,暗示了对友人近况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和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愁展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音讯的渴望和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三千丈”用来形容什么? A. 天空的高度 B. 忧愁的深度 C. 溪水的深度 答案:B
“飞梦长随十八公”中的“十八公”可能指什么? A. 一个特定的人物 B. 一个特定的地点 C. 一个特定的物品 答案:A
诗的结尾“想见丹炉夜夜红”暗示了什么? A. 对友人近况的关心 B. 对炼丹技术的赞美 C. 对夜晚的恐惧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