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8:18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小亭闲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堕钗双翠翘。
清月依微香露轻,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丛定见饶栖鸟,饮罢莫持红烛行。
在一个小亭中,闲适地打个盹,微微醉意渐消散,
山榴花与海柏树的枝叶交织在一起。
水波荡漾的竹席上,摆着琥珀色的枕头,
旁边有一对翠绿色的钗子掉落在桌上。
清冷的月光洒下,伴随着淡淡的香气和轻柔的露珠,
小院的曲房中常常迎来宾客。
春天的花丛中,定能见到众多栖息的小鸟,
饮酒之后,切莫拿着红烛在夜色中行走。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情感,常带有神秘和幻想的色彩。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唐代末年,正值政治动荡与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诗往往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此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他当时心境的影响,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愉悦的情感。
《偶题二首》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中通过小亭、山榴、海柏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场景,反映出诗人在闲适时光中的微妙感受。小亭的闲眠与微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随意和放松,似乎在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
诗的前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山榴与海柏的交错,象征着自然的交融与美好。而水文簟上的琥珀枕和旁边的堕钗,则细腻地勾勒出生活的温馨与细腻,似乎暗示着人际关系中的柔情与依恋。
后两句转向对月光和春日气息的描绘,清月与微香露的轻盈,给人以清新与柔和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命的赞美。最后一句提到饮酒后的不便,似乎暗示着对生活中的细节和人际往来的深刻体悟。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传达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清月依微香露轻”,通过细腻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愉悦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偶题二首》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山榴”是指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红烛”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