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孟子·知言》

时间: 2025-05-07 06:30:52

诗句

识见超然地位高,人言情伪察秋毫。

一些疾病生心腹,明鉴当台不可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0:52

原文展示:

识见超然地位高,人言情伪察秋毫。一些疾病生心腹,明鉴当台不可逃。

白话文翻译:

识见(智慧和见识)超然(超越常人)地位高(地位非常高),人言(世俗的言论)情伪(真情与虚伪)察秋毫(能够分辨细微之处)。一些疾病(内心的困扰)生心腹(生于心中),明鉴(明亮的鉴别)当台(在当今社会)不可逃(无法逃避)。

注释:

  • 识见:指智慧和见识。
  • 超然:超越、超出常人。
  • 人言:世俗的言论,指外界的看法。
  • 情伪:真情与虚伪。
  • 察秋毫:形容观察非常细微的事物,出自《论语·为政》。
  • 疾病:内心的困扰或问题。
  • 心腹:心中、内心。
  • 明鉴: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 当台: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 不可逃:无法逃避。

典故解析:

“察秋毫”出自《论语》,意指对事物观察非常细致,体现了古人重视智慧与洞察力的传统。这在诗中强调了对人言的深刻理解与分析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字叔明,号岑舸,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人性与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真伪情感的辨析。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智慧与人言的反思,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开篇以“识见超然”切入,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地位与个人智慧的追求,反映出对超然境界的向往。接着,诗人指出世俗言论的虚假与真实情感的对立,展现出一种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反思。尤其是“一些疾病生心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力度。最后一句“明鉴当台不可逃”则揭示了在现实社会中,面对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个体无法逃避,必须直面自己的内心。这种深刻的自省与社会批判,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与思考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识见超然地位高:强调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性,通过智慧与见识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2. 人言情伪察秋毫:揭示世俗言论的复杂性,强调对其深刻的理解与辨析。
  3. 一些疾病生心腹:比喻内心的困扰与痛苦,表现出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4. 明鉴当台不可逃:表达出在社会中,无法逃避自己的内心与真实感受的现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痛苦比作“疾病”,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反问:通过对人言的质疑,增强了语气的力度与思考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性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以及面对内心挣扎时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意象分析:

  • 识见:象征智慧,代表对社会与自我深刻的理解。
  • 人言:象征世俗的看法,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疾病:象征内心的痛苦,反映人性的脆弱。
  • 明鉴:象征明晰的认识,体现出智慧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以下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的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A. 识见超然地位高
    B. 人言情伪察秋毫
    C. 明鉴当台不可逃

  2. “一些疾病生心腹”中的“疾病”比喻指代的是? A. 现实的疾病
    B. 内心的困扰
    C. 社会问题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可对比陈普的此诗与李白《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内心的思考与对外界的观察,但李白更倾向于对情感的抒发,而陈普则更注重于对人性与社会的批判。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七娘子 喜晴 七娘子 七娘子(贺人子晬) 七娘子 七娘子 七娘子 七娘子 七娘子·暖律未回春时候 七娘子 七夕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新晴 鞭笞天下 言晤 地主之仪 寸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微妙玄通 白发红颜 幾字旁的字 巷祭 扣开头的成语 磨砻镌切 齒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厮闹 衔橛之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