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46
负土衣冠乱满园,不知曹德是轩辕。土山白尽忠臣发,何似初来莫妄言。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穿着华丽衣冠的人,背负着沉重的土,满园纷乱,不知自己究竟是谁。曹德(曹操的德行)与轩辕(指黄帝,象征正义与伟大)相比,显得多么渺小。即使忠臣的白发在土山上已尽,但相比于初来之时,仍然不应该轻易妄言。
陈普(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工于诗词,擅长描写历史和抒发个人感慨。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忠臣孝子的敬重。
《咏史》系列是陈普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此诗可能是在某个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写成,旨在表达对忠臣与权臣之间的对比,以及对历史人物德行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历史人物的荣辱与忠诚的深刻主题。开篇以“负土衣冠”揭示出表面的繁华与内心的沉重,暗示了在权力游戏中,许多身处高位的人并不真正理解历史的深意。接着提及曹德与轩辕,显得曹操的德行与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相比,多少显得苍白无力。
“土山白尽忠臣发”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臣的描绘,表达了为国捧心、鞠躬尽瘁的忠诚却常常换来的是苍老与无奈。在诗的结尾,诗人提醒世人,要反思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初来乍到时轻言妄语,反映出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忠臣的尊重。
整首诗意蕴深厚,蕴含着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忠臣的敬仰,既有个人感慨,又有对社会的反思,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诗作。
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臣的尊重和对权力游戏的批判,强调了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反思。
“负土衣冠”中的“土”象征着什么?
曹德与轩辕的对比主要体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土山白尽忠臣发”暗示了什么?
比较陈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二者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于忠诚与责任的探讨,后者则强调享乐与豪情,展现了两种不同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