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32:35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
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32:35
《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于下。
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
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
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
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
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
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
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
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
四牡业业。
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
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这首诗的意思是:
上天创造了百姓,万物皆有法则。
百姓持守着礼仪,崇尚美德。
上天的监视是周全的,昭示着恩泽从天而降。
保佑这位天子,诞生了仲山甫。
仲山甫的品德,温和而又美好,遵循法则。
他的仪态和神色,都小心翼翼。
古老的教诲是准则,威仪是力量。
天子如同天命,明白命令的赋予。
王命令仲山甫,来治理百官,
继承祖先的德行,王自身也得到保佑。
出纳王命,充当王的喉舌。
施政于外,四方皆应。
威严的王命,仲山甫进行了。
国家的兴衰,仲山甫能明察。
他既聪明又智慧,以保全自己。
日夜不懈,侍奉一位君主。
人也有言,柔和则能容忍,
刚强则能发怒。
但仲山甫,既温柔也不容忍,
既刚强也不发怒。
他不轻视弱小,不畏惧强权。
人也有言,德行如同毛发,
百姓鲜有能承载的。我所指望的是,仲山甫能担当。
无人来帮助他。
官职有缺,仲山甫来补充。
仲山甫出自祖先,
驾着四匹马,气宇轩昂。
征夫迅速而有力,心中怀念着。
驾着四匹马,八只凤凰鸣叫。
王命令仲山甫,在东方筑城。
驾着四匹马,八只凤凰飞翔。
仲山甫向齐国进发,急速归来。
吉甫作诗,气宇如清风。
仲山甫常怀壮志,以安慰自己的心。
《烝民》的作者为佚名,属于先秦时期的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德治的重视。
本诗写于封建社会初期,强调了君主应有的德行和责任,体现了“德治”思想的核心。
《烝民》是一首深刻反映古代社会伦理与政治责任的诗篇。诗中通过对仲山甫的赞美,突出了他作为贤君的形象。诗的开头强调了天生民众和物有法则的关系,表明了自然与人事之间的和谐。仲山甫的品德被高度称颂,他的温和、谨慎以及对古训的遵循,展现出一个理想统治者应有的风范。
诗中通过对仲山甫的描绘,展示了他如何在王命和百官之间调和,体现出政治的复杂性。仲山甫的智慧和对国家的关切,让人感受到古代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德”字,强调了德行在治理中的重要性,暗示了社会对统治者的期待。
整首诗的气氛庄重而又充满希望,仲山甫的出现被视为国家复兴的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追求,使得这首诗在历史长河中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后续逐句解析省略)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德治的重要性,表现出对贤明统治者的赞美与期望,倡导以德行治理国家,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烝民》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德治
C. 战争
仲山甫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失败的统治者
B. 理想的贤君
C. 普通百姓
“德輶如毛”是什么意思?
A. 德行如同毛发般轻细
B. 德行如同铁一般坚硬
C. 德行如同水一般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