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9:01
天公不求金,富媪不复藏。
居然土同价,散作草木芳。
英英园中葵,一心倾太阳。
采采篱下菊,令汝寿命康。
惟此木之犀,更贮万斛香。
雄姿傲霜雪,鳞甲森青苍。
三贤鼎足立,正色凛相望。
岂比桃李徒,红紫纷披昌。
聊息贪者心,来上君子堂。
岁晚从我游,寘汝兄弟行。
天公(上天)不追求金钱,富贵的妇人也不再隐藏财富。
土地的价值居然是一样的,散落的却是草木的芬芳。
园中生长的葵花,心向着太阳而生长。
篱笆下的菊花,能让你长寿健康。
唯有这木犀,储存着万斛的香气。
它的雄姿傲视霜雪,鳞甲呈现青苍之色。
三位贤者并肩而立,正色相互凝视。
岂能与桃李相提并论,只是红紫盛开而已。
聊以平息贪婪者的心,来这里走进君子的殿堂。
岁末时节和我同行,安置你兄弟的行程。
作者介绍: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致和,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富有情感和自然气息。其诗词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经济分化加剧,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界的草木以及对比人心的贪婪,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人心的思考。
《岸傍偶得木犀》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性,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深刻反思。诗中“天公不求金,富媪不复藏”开篇即以对比方式揭示了自然的纯粹与人性的复杂。紧接着,诗人用“土同价”强调了自然界中生物的平等和和谐,而“散作草木芳”则体现了植物的芬芳与生命的美好。
在园中的葵花和篱下的菊花的描绘中,分别象征着向阳而生和长寿的愿望,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木之犀”则是诗人心中理想的象征,既代表了高洁的品质,又体现了内心的丰盈与充实。最后,诗提到三贤的对峙,强调了道德与人心的较量,指出贪婪的心境与君子的堂上平静。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情感上深邃而真挚,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公”指的是:
A. 人类
B. 上天
C. 富人
答案:B
“雄姿傲霜雪”中的“雄姿”指的是:
A. 形态美
B. 高贵气质
C. 生命力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木之犀”象征着:
A. 贪婪
B. 高洁
C. 普通事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信息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岸傍偶得木犀》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