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19:24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餴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这首诗描绘了从溪流中取水的情景,水流清澈,适合饮用和洗涤。诗中提到“君子”,指的是有德行的人,他们如同百姓的父母一般,关爱和呵护民众。取水的行为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饮食和生活所需,同时也象征着君子的仁德与责任。
《泂酌》为先秦时期的作品,作者不详,可能是古代的某位士人或诗人。先秦的诗歌多以《诗经》为代表,注重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对水源、生活的依赖密切相关。水在古代社会中是生存的重要资源,诗中通过取水的行为传达了对君子和民众的关怀。
《泂酌》通过描绘取水的形象,展现了君子对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诗的意境优雅,情感真挚,水流的清澈象征着君子清白的品德,取水的行为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道德的体现。诗中重复的“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表达了对水源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规律和自然的恩赐。君子作为民众的父母,体现了古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及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取水的日常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对君子责任的肯定,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泂酌”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君子”是指?
诗中“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