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5:39
晏几道的《采桑子》原文如下:
双螺未学同心绾,已占歌名。
月白风清。长倚昭华笛里声。
知音敲尽朱颜改,寂寞时情。
一曲离亭。借与青楼忍泪听。
这首词意在表达一种未曾学会相互缠绵的爱情,已然被歌曲所吸引。夜色如水,清风徐来,我依靠在笛声中,陶醉于其中。知音的伴奏使我愁苦的面容悄然改变,孤独的情感在心中萦绕。离别的曲调在亭中响起,我只能将这抑制的泪水借给青楼的女子倾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1030年-1110年),字善长,号容斋,北宋末年著名词人。他的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常表达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与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采桑子》创作于晏几道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孤独之时。他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恋人之间的默契与离别的惆怅。开头的“未学同心绾”便暗示了爱情的无奈,虽然心中渴望,却尚未能与他人共鸣。接下来的“月白风清”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夜晚,这种环境下的笛声更显得凄美动人,增添了词的情感深度。知音的出现则让这份孤独感更为凸显,仿佛在提醒人们,尽管音乐可以共鸣,却难以填补心灵的空虚。
最后的“借与青楼忍泪听”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青楼在此不仅是女子的象征,也代表了情感的寄托。整首词在音乐的陪伴下,展现了深厚的情感流露,令人感同身受。晏几道用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交织着孤独与美好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词的作者是谁?
“双螺未学同心绾”中“双螺”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楼”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晏几道的《采桑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为表达离别与思念的词作,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表现出更强烈的情感波动。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深度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各自对爱情的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