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斗百花 题红薇老人百花长卷》

时间: 2025-08-06 14:38:19

诗句

活色生香堪爱,连幅溪藤熏透。

金荷浅注醇醪,木笔争开锦绣。

千载高情,全得赵俶菁华,更比清于驰骤。

闺阁谁能偶。

取次韶光,百种霞蒸云凑。

梅蕊占春,还携菊芳兰秀。

点缀丹青,群花共作新妆束,与红薇为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38:19

斗百花 题红薇老人百花长卷

作者: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活色生香堪爱,连幅溪藤熏透。
金荷浅注醇醪,木笔争开锦绣。
千载高情,全得赵俶菁华,更比清于驰骤。
闺阁谁能偶。取次韶光,百种霞蒸云凑。
梅蕊占春,还携菊芳兰秀。
点缀丹青,群花共作新妆束,与红薇为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百花争艳的美丽景象,令人爱不释手。溪边的藤蔓在阳光下熏染得透亮,金色的荷花轻轻盛开,如同醇酒一般。用木笔描绘的花朵,各自绽放出锦绣的色彩。千年高洁的情怀,得自于赵俶的才华,甚至比清风中的飞扬更胜一筹。闺阁中又有谁能与之相匹敌?在匆匆岁月中,各色的霞光交织在一起。梅花占据了春天的风头,菊花和兰花也展示了它们的芬芳与秀丽。点缀的丹青之作,百花共同装点新妆,与红薇一同庆祝长寿。

注释

  • 活色生香:形容色彩鲜艳,香气扑鼻。
  • 金荷:指金色的荷花。
  • 醇醪:美酒,形容荷花的色泽如同美酒般醉人。
  • 木笔:指画笔,这里比喻绘画。
  • 赵俶:赵俶是南唐后主,他的诗词才华被后人称颂。
  • 韶光:美好的时光,意指流逝的青春。
  • 百种霞蒸云凑:各种颜色的霞光交织在一起,形容美丽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汪东对花卉的观察和赞美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通过描绘百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艺术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斗百花》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百花争艳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花卉的深情厚谊。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花卉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文化和艺术的象征。通过“金荷”、“梅蕊”、“菊芳兰”等意象,诗人将自然与人文、时间与生命、喜悦与感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意境。

诗中的“千载高情”与“赵俶菁华”暗示了历史与个人才华的融合,突显了诗人在创造艺术时所追求的高洁情怀。同时,诗人也在反思时间的流逝,通过“取次韶光”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整首诗不仅是一幅鲜活的花卉长卷,更是对生命、艺术与自然的深切思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灵魂的触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活色生香堪爱”描绘了花卉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第二句:“连幅溪藤熏透”描绘了溪边的藤蔓,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
    • 第三句:“金荷浅注醇醪”形象地表达了荷花的色泽,暗示其美的醉人。
    • 第四句:“木笔争开锦绣”则将绘画与花卉结合起来,体现了艺术的创造力。
    • 第五句:“千载高情”强调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借用历史人物的才华来展示。
    • 第六句:“更比清于驰骤”则是对比,突显了个人情怀的独特性。
    • 第七句:“闺阁谁能偶”表达了对同道者的稀缺感。
    • 第八句:“取次韶光”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 第九句:“梅蕊占春”描绘了春天的象征。
    • 第十句:“还携菊芳兰秀”则进一步丰富了花卉的意象。
    • 最后两句通过点缀与祝福,形成了美好的结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卉比作人类情感的象征。
    • 拟人:赋予花卉以生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百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花卉: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溪藤: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金荷:美酒般的醉人,象征着高雅与情感的细腻。
    • 赵俶:历史人物,象征着才华与艺术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荷”指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千载高情”中提到的“高情”是指什么?

    • A. 诗人的情感
    • B. 花的颜色
    • C. 时间的流逝
    • D. 人的智慧
  3. 诗人用“木笔”比喻什么?

    • A. 自然
    • B. 画笔
    • C. 花卉
    • D. 生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描绘。
  • 杜甫《春望》:在描绘春天的美丽时,更多地融合了社会背景与历史感,展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惠崇画四首 其三 秋 题惠崇画四首 其二 夏 题惠崇画四首 其一 春 富春行赠范振 次韵阎甥伯温池上八首 其一 次韵四弟以道十二弟叔与法王唱和兼示无斁弟二首 其一 病起呈李县令希孝 曹州道中二首 其一 次韵李成季感事 同毕公叔饮城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命 挂席为门 罨映 桀贪骜诈 谷字旁的字 后福无量 意马心猿 慌慌速速 乚字旁的字 多识君子 祈喜 户字头的字 耳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包含勘的词语有哪些 风吹马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