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1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12:24
春光好(感旧)
曾觌 〔宋代〕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
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
雕阑静芳草池塘。
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心中往事,不去思量,然而却自难忘怀。
在花下梦中回忆那春天的模糊情景,恨不得这时光永长。
闲暇的日子里有多少美好的光阴。
在雕刻的栏杆旁,静静地欣赏着芳草和池塘。
风急急地吹来,落花留不住,斜阳又渐渐西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中提及的“韶光”指的是美好的时光,常用于诗词中表示青春与美好岁月的流逝。
作者介绍: 曾觌,字文弼,号元白,南宋时期杰出的词人,生于文人世家。他的诗词以清新、婉约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 《春光好(感旧)》作于南宋,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往事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在社会动荡、个人命运起伏中的无奈与惆怅。
《春光好(感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开篇以“心下事,不思量”引入,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尽管不愿去想,却又无法忘怀。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花底梦回春漠漠”,描绘了春天花下的梦境,既是一种对美好往昔的追思,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闲日多少韶光”一句,展现出诗人对过去闲适生活的怀念,韶光的流逝让人心生惆怅。接下来描绘的“雕阑静芳草池塘”,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春日景象,与前面的感伤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最后一句“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在自然景象中渗透出时间的急迫与无情,落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斜阳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春光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眷恋与叹息,情感真挚而深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心下事,不思量”的意思是什么?
A. 不愿意去想心中的往事
B. 心中没有事情
C. 思考事情的难度
D. 忘记往事
“雕阑静芳草池塘”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冬天
D. 春天
诗中提到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光阴
B. 光明未来
C. 失落的过去
D. 繁华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