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14
春光好
作者:曾觌 〔宋代〕
槐阴密,蔗浆寒。
荔枝丹。
珍重主人怜客意,
荐雕盘。
多情翠袖凭栏。
晚妆罢谁与共欢。
帘卷玉钩风细细,
敛眉山。
春天的光景真好,槐树的阴影遮蔽着,糖蔗的汁液凉凉的,
荔枝的果实红得鲜艳。
主人十分珍惜对客人的关怀,
特意用雕刻的盘子盛来美食。
多情的女子穿着翠绿的衣袖,倚着栏杆。
化妆完毕后,谁能与我一起欢庆呢?
轻轻卷起帘子,细细的风吹拂,
我微微皱起眉头,仿佛山一样的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春日场景和女子情感,折射出宋代文人生活的闲适与情感的复杂。
作者介绍: 曾觌,字德舜,号海若,南宋时期的诗人。曾觌以其清新婉丽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人情世态,流露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春天,万物复苏,正是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以此为背景,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展现出对春日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春光好》是一首展现春日风光与人情美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温暖与人际间的温情融合在一起。开头几句,槐阴的密集与寒凉的蔗浆构成了春日的清新气息,而荔枝的色彩则增添了生动的画面,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生机。接着,诗人通过主人对客人的珍视,表达了人际间的温情,雕盘的意象不仅仅是对食物的描绘,更是对主人心意的体现。
多情的女子倚栏而立,展现了柔美的身影,晚妆后的期待则让诗歌有了情感的深度。在最后几句中,卷帘与细风的意象交织出一种轻柔的氛围,而“敛眉山”则是一种情感的反转,表达了在美好景象背后,内心深处的隐忧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景与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人情的复杂,既有外在的美好,又有内心的思索,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春日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日的美好描绘,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饮品是什么?
A. 槐阴
B. 蔗浆
C. 荔枝
D. 雕盘
“多情翠袖凭栏”中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女子的衣袖
C. 槐树的叶子
D. 一种装饰品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伤感
B. 欢快
C. 复杂
D.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