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46:06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
作者: 齐己 〔唐代〕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感慨身边亲近的人越来越少,只能怀念那些曾经的友好。诗中提到的"漆道人"指的是道教的隐士,暗示诗人向往隐逸的生活。接下来,诗人通过简单的言语和半句偈语来回应彼此的情谊。再进一步,诗人提到经历过烧毁的池塘和春天已逝的寺庙,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再次向西而去,愿意共同追忆已逝的尘世。
齐己(约779年-842年),字希言,唐代诗人,善于写诗,尤其以山水田园诗和咏怀诗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的怀念,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是一首情感深厚、意象丰富的诗作。诗人在孤独的境遇中,怀念昔日的亲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的“形影更谁亲”,直白地传达了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应怀漆道人”则引入了隐士的意象,暗示诗人对那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倾慕。
诗的中段通过“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义,即使言语简单,却依然能够传达出心灵的共鸣。“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这一句,通过荒草和烧毁的池塘,描绘了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实际上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一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更是将整个诗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人重聚的期盼。
整首诗运用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友情、孤独和时间流逝的共鸣。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对自然的敏感,使齐己的诗歌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的感慨、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表达了人对情感的渴求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在孤独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情怀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形影更谁亲”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心期重西去”中的“西”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漆道人”是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