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9:34
春来愁易觉,况值雨侵帷。
运蹇孤名早,心闲怪梦迟。
柝延将尽夜,镫了未安诗。
渐老豪情减,闻鸡总不知。
春天来了,愁绪容易觉察,何况正值雨水侵入我的帷帐。运势不佳,名声早已孤立,我的心情放松,反而奇怪梦境来得迟缓。更深的夜晚,柝声渐渐要结束,灯火也熄灭了,我却未能安下心来写诗。渐渐年老,豪情也在减退,听到鸡鸣却总是无知无觉。
作者介绍:曹秉哲,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关注社会时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正值孤独与不安的心境,面对岁月流逝与名声孤立的困扰。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面临着名声与理想的落差,诗人深感共鸣。
《不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诗的开头,春天的到来引发了诗人的愁苦,特别是在连绵的雨水中,诗人感受到愁绪的加倍。接着,诗人自述运势不佳,孤独的名声让他心中更加不安,反映出一个文人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与挫折。
诗中提到的“柝延将尽夜”,表达了夜深人静时,诗人内心的纷扰与创作的艰难。“镫了未安诗”则暗示了诗人虽有创作的欲望,却又无从下笔。最后一句“闻鸡总不知”,更是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茫然,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人心的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交织着春雨、孤名、夜深、听鸡等元素,形成了诗人内心的强烈共鸣,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孤独、岁月流逝与创作困境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无奈,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春来愁易觉中的“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愤怒
C. 忧愁
D. 平静
诗中“柝延将尽夜”意指什么?
A. 夜晚还很长
B. 夜晚即将结束
C. 夜晚很黑
D. 夜晚充满诗意
诗人为何“闻鸡总不知”?
A. 因为他在睡觉
B. 因为他心烦意乱
C. 因为他在创作
D. 因为他在外游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曹秉哲的《不寐》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曹秉哲的诗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通过历史的沉淀展示了更为宏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