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49
作者: 朱所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春云做冷春知未。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海燕已寻踪,到画溪沙际。院落秋千杨柳外。待天气十分晴霁。春市。又青。又青帘巷陌,红芳歌吹。须信处处东风,又何妨对此,笼香觅醉。曲尽索余情,奈夜航催离。梦满冰衾身似寄。算几度吴乡烟水。无寐。试明朝说与,西园桃李。
春天的云朵似乎还很冷,春天的愁苦藏在那细雨敲打花朵的声音里。海燕已经找到了踪迹,飞到了画溪的沙滩边。院落外的秋千在杨柳的掩映下等待着天气的晴朗。春天的集市又是青翠一片,帘巷小路上,红花盛开,歌声阵阵。东风处处温暖,面对这样的景象,又何妨沉醉其中,寻觅那扑鼻的香气。情感已尽,却因夜航而催促与我离别。梦中满是冰冷的被褥,仿佛寄托着我无尽的思念。算算多少次在吴地的烟水中徘徊,夜不能寐。明天试着告诉你,西园的桃花和李花又开了。
作者介绍:
朱所孙,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笔调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真珠帘》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文化繁荣之时,诗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
《真珠帘》以春天的细腻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情描写和对离别的无奈。开篇通过“春云做冷”引入春天的气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紧接着“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则将情感直接引入,展现了春天虽美,却也伴随着惆怅的心情。
“海燕已寻踪,到画溪沙际”,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海燕的归来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这种生机却又与“奈夜航催离”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忧伤在此处得以体现。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梦满冰衾身似寄”一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冰冷的被褥仿佛寄托了他无尽的思念,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离别的叹惋,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通过细雨与愁苦的结合,生动地表现了情感的交织。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春景描写与深情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测试:
诗中“春愁在碎雨敲花声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海燕已寻踪”中的“海燕”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朱所孙的《真珠帘》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但朱所孙更多地通过春天的景象来渲染情感,而李清照则以直接的情感抒发为主,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