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28
真珠帘 送杜十五不党返淮安
作者: 屈大均 〔明代〕
南来不惮蛮天路。笑风流解作琼州香估。多食女槟榔,蚤已消蚕蛊。废著随人殊不富。问几时挥金如土。迟暮。恨多日佯狂,功名难取。筋力枉负熊罴。悔英雄未结,淮阴无伍。且向钓鱼台,更一竿烟雨。天饿王孙应有意,教识得城东仙妪。君去。看年少屠中,有谁欺汝。
南方的路途艰难,我并不害怕。笑谈风流,仿佛是琼州的香料商。多吃那些女槟榔,早已消除了蚕蛊的邪灵。混日子的人与我无缘,问你何时像土一样挥金如土。年纪渐长,愤恨多日装作疯狂,功名难以获得。筋力白白地被熊罴所负,悔恨英雄未能成就,淮阴没有伙伴。暂且去钓鱼台,再来一竿烟雨。天上的王孙应该有意向,教会你认识城东的仙妪。君去吧,看看年轻的屠夫中,有谁能欺负你。
屈大均(1562年-1637年),字宪之,号澄江,明代诗人,著有《东周列国志》等。他的诗风清新流畅,擅长写景抒情,常以自然景色反映人生哲理。
此诗作于明代,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杜十五的送别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杜十五即将返回故乡淮安,诗中饱含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真珠帘 送杜十五不党返淮安》是一首表达送别情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南方艰难的旅途,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开头两句“南来不惮蛮天路”,表明了诗人对友人旅途的理解和支持,尽管前路艰辛,诗人却以轻松幽默的姿态来面对,体现了他豁达的个性。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功名与财富的无奈与反思,这种情感在“迟暮”与“悔英雄未结”的句子中愈发明显,显示出一种对人生目标的迷茫。同时,诗人提及“钓鱼台”,让人感受到一种隐逸的理想,这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丰富且细腻,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最终以对未来的展望结束,给人以希望与启示。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诗人通过描绘生活的艰难与个人的追求,反映出对功名与财富的无奈,最终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选择题:诗中的“南来不惮蛮天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南方的恐惧
b. 对旅途的无畏
c. 对财富的向往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钓鱼台”象征着_____。
判断题:诗人对功名与财富持有积极的态度。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