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0
愁蕊香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晚酌宜城酒暖。
玉软嫩红潮面。
醉中窈窕度娇眼。
不识愁深恨浅。
绣窗一缕香绒线。
系双燕。
海棠满地夕阳远。
明月笙歌别院。
傍晚时分,饮着温暖的宜城美酒,脸上泛着柔嫩的红晕。醉眼朦胧中,娇媚的眼睛透出无限风情,却不知愁苦深重、恨意浅薄。绣窗外飘来一缕香气,就像那香绒线,缠绕着双燕。海棠花满地,夕阳渐行渐远,明月之下,笙歌悠扬,在这别院中荡漾。
作者介绍:陈允平是宋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她的诗歌常常描绘生活细节和女性心理,作品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饮酒、赏花、月下笙歌的场景,反映了一种闲适、愉悦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愁蕊香》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醉酒女子的瞬间,透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她的娇美与复杂心情。开篇“晚酌宜城酒暖”,即点出环境的温暖和愉悦,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玉软嫩红潮面”描绘女子面颊的红润,进一步增强了生动的形象感。而“醉中窈窕度娇眼”则通过醉态展现了女子的迷人之处,似乎在醉意的掩映下,她的美丽更加动人。
随着诗句的深入,“不识愁深恨浅”展现了醉酒后内心的迷惑与无知,仿佛即便心中有愁苦,也被美酒冲淡了。此时,绣窗外的香气如同缠绕的柔绒线,令人沉醉,似乎在提醒人们醉中也有一种无形的牵挂。“系双燕”的意象则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期待,燕子象征着春天和希望,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最后,诗歌以“海棠满地夕阳远”结束,夕阳的余晖映照在满地的海棠花上,景色动人而又略显悲伤,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流逝。而“明月笙歌别院”则将这份美丽与惆怅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女人在醉酒中的迷离与美丽,反映了对生活的享受与对情感的细腻体悟,表露出一种生活的惬意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晚酌宜城酒暖”中的“暖”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双燕”象征什么?
“绣窗一缕香绒线”中的“香绒线”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