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诉衷情》

时间: 2025-08-02 05:06:36

诗句

嫩寒侵帐弄微霜。

客泪不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何日赋归装。

楼独倚,漏声长。

暗情伤。

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2 05:06:36

原文展示

诉衷情
作者: 陈允平 〔宋代〕

嫩寒侵帐弄微霜。
客泪不成行。
料得黄花憔悴,
何日赋归装。
楼独倚,漏声长。
暗情伤。
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寒意渐浓,微霜轻覆在帐子上,客人因思乡而泪水涟涟却无法成行。想必那黄花已经憔悴,不知何时才能回到久违的故乡。独自倚靠在楼上,漏水的声音格外悠长,心中暗藏的情感令人伤感。凄凉的情境中,既有对秋天的悲伤,又有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 嫩寒:指初秋时节微寒的天气。
  • 侵帐:渗透到帐子里,形容寒意。
  • 客泪不成行:客人因思乡而流泪,但泪水不成行。
  • 黄花:通常指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赋归装:指重新装扮,寓意回到家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允平,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以个人情感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融合。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作者离乡在外时,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秋天的感伤。处于多事之秋,社会动荡,作者的情感也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诉衷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秋天的伤感。首先,开篇“嫩寒侵帐弄微霜”以极具视觉和触觉的意象,表现了初秋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客泪不成行”直接展现了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情感,流泪却无法表达的无奈感,使人感同身受。

“料得黄花憔悴”则引出了对故乡的想念,黄花的枯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而“何日赋归装”则流露出作者对归家的渴望,令人心生怜惜。

最后两句“楼独倚,漏声长”、“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深化了内心的孤独和惆怅。整首词层层递进,情感真挚,令人心醉。陈允平用简单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古典词人的高超技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嫩寒侵帐弄微霜:描绘了初秋的寒意,轻微的霜气透过帐子,暗示着时节的变化。
  2. 客泪不成行:表达了因思乡而感到悲伤,却又无法流泪的无奈。
  3. 料得黄花憔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感叹黄花已然凋零。
  4. 何日赋归装:想念家乡,期盼归去的心情溢于言表。
  5. 楼独倚,漏声长:独自倚靠在楼上,听着漏水声,感到时间的漫长与孤独。
  6. 暗情伤: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人感到伤痛。
  7. 凄凉况味,一半悲秋,一半思乡:情感的双重性,既有对秋天的悲伤,也有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嫩寒”比作侵袭,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寒意。
  • 拟人:将“泪”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悲秋”和“思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切而深沉,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嫩寒:象征秋天的来临,暗示着一段新的旅程。
  • 黄花:象征着故乡与思念,常与秋天的凋零相关联。
  • 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增强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嫩寒侵帐弄微霜”中“嫩寒”指的是: A. 初春的寒意
    B. 初秋的寒意
    C. 夏季的温暖
    D. 冬季的严寒

  2.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着: A. 春天
    B. 秋天
    C. 冬天
    D. 夏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陈允平的《诉衷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语言更为豪放,而陈允平则更加细腻柔和,情感层次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曲与诗歌的比较研究》
  • 《李清照与宋代女性诗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石榴 题长洲陈明府小亭 金州客舍 僧院小泉井 题桐庐谢逸人江居 赠上虞胡少府百篇 题越州袁秀才林亭 江南闻新曲 衢州别李秀才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鼎字旁的字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狐朋狗党 莫此之甚 呈禀 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砧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持久 大男大女 世路风波 封隧 包含冻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深耕 痞塞 非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