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0:50
原文展示:
夙驾迈皇邑,公去我心悲。京吴期月程,父母何时归。所虑大君留,吾侪将畴依。贤人在高位,庶绩用咸熙。子产往作相,嗣之来者谁。大君一内外,留遣皆贤才。
白话文翻译:
早早地驾车离开皇城,您离去让我心中悲伤。从京城到吴地需要一个月的行程,父母何时才能归来?我担心的是大君会留下您,我们这些人将依靠谁呢?贤能的人身居高位,众多事务都能顺利进行。子产前往担任相国,继承他的又会是谁呢?大君统一内外事务,留下和派遣的都是贤能之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山水田园诗见长。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悲伤和对国家贤才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祝允明在友人离开皇城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悲伤和对国家贤才的期望。诗中提到了子产,借用历史典故来表达对贤能之士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首句“夙驾迈皇邑”描绘了友人离去的场景,而“公去我心悲”则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诗中提到的“京吴期月程”和“父母何时归”反映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后文通过对“贤人在高位”和“子产往作相”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贤才的期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体现了祝允明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离去的悲伤和对国家贤才的期望。通过描绘友人离去的场景和对贤能之士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关切和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子产”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 B. 战国时期楚国的贤相 C. 汉代的名臣 D. 唐代的文学家 答案:A
诗中的“京吴期月程”指的是什么? A. 从京城到吴地需要一个月的行程 B. 从京城到吴地需要一天的行程 C. 从京城到吴地需要一年的行程 D. 从京城到吴地需要一周的行程 答案:A
诗中的“公去我心悲”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