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5:02
原文展示:
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桐城有女姚,嫁事方家郎。贞心两松柏,信誓双鸳鸯。方郎中路陨,女姚治其丧。明朝郎入土,何事妾不亡。妾有十尺丝,玉质奄从化。一夜寒霰零,兰枯蕙亦谢。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宛宛两柔荑,为人挈三纲。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九原多杂臣,试问方家妇。
白话文翻译:
荷花依附于藕根,藕断了荷花就凋谢。雄剑从土中出土,雌剑飞来相随。桐城有个女子姚氏,嫁给了方家的郎君。她的贞洁之心如同两棵松柏,誓言如同双鸳鸯。方郎中途去世,姚氏料理他的丧事。明天郎君就要入土,为何妾身不随之而去。妾身有十尺长的丝线,玉质的美人即将随之消逝。一夜寒霜降临,兰花枯萎,蕙草也凋谢。两块光亮的白璧,一同埋葬在南山冈。两双柔软的手,为人维护三纲五常。皇帝下诏书表彰,烈女的声名传遍天下。九原之地多有杂臣,试问方家的妇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书法亦有很高的成就。这首诗《方烈妇诗》是他对一位贞烈女子的赞颂,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赞颂一位名叫姚氏的女子,她在丈夫方郎去世后,坚守贞节,料理丧事,并最终选择了随丈夫而去。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贞烈的表现,因此祝允明创作此诗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姚氏女子的贞烈形象。诗中“芙蕖托藕根,藕折芙蕖萎”和“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等句,巧妙地运用自然界的现象来比喻姚氏对丈夫的忠贞不渝。她的贞心如同松柏,誓言如同鸳鸯,即使在丈夫去世后,她依然坚守贞节,甚至选择了随丈夫而去。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极高的道德标准,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姚氏女子的贞烈精神。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诗人展现了姚氏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以及她在丈夫去世后坚守贞节,甚至选择了随丈夫而去的决心。这种行为在当时社会被视为极高的道德标准,因此诗人通过这首诗来表彰她的贞烈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贞节观念的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芙蕖托藕根”比喻了什么? A. 姚氏的贞洁 B. 姚氏对丈夫的依赖和忠贞 C. 姚氏的悲惨命运 答案:B
“雄剑出土中,雌剑飞相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煌煌双白璧,合瘗南山冈”表达了什么? A. 姚氏的贞洁 B. 姚氏和丈夫一同埋葬的决心 C. 姚氏的悲惨命运 答案:B
诗中“旌书下万乘,烈声腾九有”描述了什么? A. 皇帝表彰姚氏 B. 姚氏的悲惨命运 C. 姚氏的贞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