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35:01
〔唐代〕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唐时,温庭筠,字飞卿,旧名岐。当时和诗人李商隐齐名,被人们称为“温李”。他擅长小赋,才思敏捷,用词绮艳美丽。每次考试,按规定韵作赋,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韵作成,速度很快。他经常为邻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们送他外号“救数人”。由于他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轻视。李义山对他说:“我近来作了一联,‘远比赵公,三十六军宰辅‘,没有得到偶句。”温庭筠说:“你怎么不对’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唐宣宗曾写有“金步摇”的句子,未能对出下句。收进士们对,温庭筠以“玉条脱”对上了,宣宗很赞赏。又有一药名“白头翁”,温庭筠以“苍耳子”为对,这样类似情况很多。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叫温庭筠代他撰词,并告诉温不要泄露此事。温庭均却把这事说了,因此令狐绹便疏远了他。温庭筠也说过“中书省内坐将军”,是讥讽宰相没学问。宣宗喜欢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温庭均。温不认识皇帝,很傲慢地追问皇上说:“你是长史司马之流的大官吗?”皇帝说:"不是。" “温又问:"那你是大参簿尉之类的吧?" "皇上说:"不是。" 因此把温庭筠贬为坊城尉。皇帝在诏书中说:”读书人应以德为重,文章为末。你这样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弥补不上的。” 温庭筠负有不羁之才,没有得到机遇用他,最后竟流落而死。豳国公杜悰从西川调到淮海,温庭筠到了韦曲的林亭,写了一首诗: 卓氏炉前金线柳,随家堤畔锦帆风。 贪为两地行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豳公看到后,赏他绢布一千匹。吴兴的沈徽说:“温庭筠曾在江淮一带当过老师,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举考试时,他常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询主持的一次考试中,为温庭筠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邻。第二天,在帘前请温庭筠说:“以前那些应举考试的人,都是托你代作诗文,我这次的考场上,没有人托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励吧。”把温庭筠打发走了。从此以后,温更加不得意。
温庭筠(wēn tíng yún),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
才华横溢 关于温庭筠的生年,史籍无载。温集旧注断为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夏承焘《温飞卿系年》以为生于元和七年(812年)。陈尚君《温庭筠早年事迹考辨》云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传校笺》同意陈尚君所考。以温庭筠生于贞元十七年算,卒于咸通七年(866年),则他享年66岁。 温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幼好学,苦心研习,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旧唐书》本传中说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有其词六十六首。孙光宪《北梦琐言》说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在中国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之说,而像温庭筠这样八叉手而成八韵者,极为罕见,实在令人惊叹之至!
温庭筠(yún)(约812年-866年),是唐代诗人,又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精通音律,词风浓绮艳丽,语言工炼,格调清俊,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有“温李”之称,但其成就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不如李商隐。他当时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词体乃李白、王建、温庭筠所创,“其文窈深幽约,善达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针缕之密,南宋人始露痕迹,花间极有浑厚气象。如飞卿则神理超越,不复可以迹象求矣。然细绎之,正字字有脉络。”刘熙载《艺概》更云:“温飞卿词,精妙绝人。”温庭筠在词史上的地位,确是非常重要的。
【 题端正树 】 路傍佳树碧云愁,曾侍金舆幸驿楼。草木荣枯... 详情
【 登卢氏台 】 胜地当通邑,前山有故居。台高秋尽出,林断... 详情
【 偶游 】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红珠斗帐... 详情
【 菩萨蛮 其十五 】 玉纤弹处真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春露浥朝... 详情
【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 高谈有伴还成薮,沉醉无期即是乡。已恨流莺... 详情
【 菩萨蛮·牡丹花谢莺声歇 】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 详情
【 题丰安里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经) 】 花竹有薄埃,嘉游集上才。白蘋安石渚,红叶... 详情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妾家白蘋浦,日上芙蓉楫。轧轧摇桨声,移舟... 详情
【 春日 】 问君何所思,迢递艳阳时。门静人归晚,墙高... 详情
【 河传·江畔 】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 详情
【 句 】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见《优古堂诗话... 详情
【 河渎神·铜鼓赛神来 】 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裴回。水村江浦过风雷... 详情
【 夏中病痁作 】 山鬼扬威正气愁,便辞珍簟袭狐裘。西窗一夕... 详情
【 春初对暮雨 】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暝姿看远树,春意... 详情
【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 】 闭门群动息,积雪透疏林。有客寒方觉,无声... 详情
【 秘书省有贺监知章草题诗笔力遒健风尚高远…因有此作 】 越溪渔客贺知章,任达怜才爱酒狂。鸂鶒苇花... 详情
【 苦楝花 】 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宫紫... 详情
【 过潼关 】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十里晓鸡... 详情
【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看竹已知... 详情
【 杂曲歌辞。湖阴曲 】 祖龙黄须珊瑚鞭,铁骢金面青连钱。虎髯拔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