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初对暮雨》

时间: 2025-07-29 13:12:19

诗句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2:19

原文展示

春初对暮雨
淅沥生丛筱,空濛泫网轩。
暝姿看远树,春意入尘根。
点细飘风急,声轻入夜繁。
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
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
不应江上草,相与滞王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初时节细雨淅沥的情景。雨水滋润了丛生的竹子,窗外空灵朦胧。夜幕降临时,远处的树木显得模糊而安静,春天的气息透入大地的尘土之中。微风轻轻吹动,雨声细腻而频繁。鸟儿在槿树上欢叫,宁静的时刻里人们走出菜园。屋檐下的瓦片已被雨水打湿,屋内的影子变得昏暗。此时的春草与江边的草木不应相互滞留,似乎在暗示王孙子弟的无所事事。

注释

  • 淅沥:形容细雨声,轻柔而细腻。
  • 丛筱:竹子丛生,生机盎然。
  • :泪水流出的样子,这里形容雨水。
  • 暝姿:暗淡的姿态,指夜色渐浓。
  • 尘根:大地的土壤,春意入土,象征生机的复苏。
  • 点细飘风:微风轻轻吹动,带来细雨。
  • 声轻入夜繁:雨声轻柔,渐渐融入夜晚的喧闹。
  • 雀喧:鸟儿的叫声,表示生机。
  • 槿树:一种花木,常见于庭院,象征春天。
  • 瓦湿光先起:雨水打湿瓦片,反射出微弱的光。
  • 影易昏:屋内的光影随着夜色而变得昏暗。
  • 江上草:指江边的草木,象征自由与闲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词人、诗人。其诗词风格以婉约、细腻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细腻情感,尤其以词作见长,开创了“温词”的派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初时节,描绘了细雨来临时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体现了温庭筠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春初对暮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细雨中的宁静与生机。诗的前四句以雨声、风声和鸟鸣为背景,交织出一个生动的春天画面。开头的“淅沥生丛筱”,将细雨与竹林的生机结合,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气氛。接着“空濛泫网轩”描绘了雨幕笼罩下的窗轩,体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

随着诗句的推进,夜幕降临,诗人以“暝姿看远树”展现了夜色下的宁静,而“春意入尘根”则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已经渗透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接下来的描写中,细风与雨声的结合,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清新与活力。最后两句“瓦湿光先起,房深影易昏”则通过静谧的室内环境,暗示了人们在这个春雨夜晚的沉思与安静,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思索,犹如春雨滋润大地,滋润了人们的心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淅沥生丛筱:细雨淅淅沥沥,滋润着竹林。
  2. 空濛泫网轩:窗外朦胧的雨幕如泪般洒落。
  3. 暝姿看远树:夜色渐浓,远处的树木隐约可见。
  4. 春意入尘根:春天的气息已渗透到土壤深处。
  5. 点细飘风急:微风轻快地吹动,带来细雨。
  6. 声轻入夜繁:轻柔的雨声融入夜晚的喧嚣。
  7. 雀喧争槿树:鸟儿在槿树上争相鸣叫,显示出春天的生机。
  8. 人静出蔬园:人们在宁静中走出菜园,享受春日的安宁。
  9. 瓦湿光先起:湿润的瓦片反射出微弱的光。
  10. 房深影易昏:室内的光影因夜色而变得朦胧。
  11. 不应江上草:不应与江边的草木相互滞留,暗示一种无所事事的闲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泪水,增强了诗歌的感情。
  • 拟人:鸟儿的鸣叫和春意的渗透,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雀喧争槿树,人静出蔬园”,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带来生命的滋润。
  • 竹林:代表着坚韧与清新,寓意生命力。
  • 槿树:春天的象征,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夜色:象征着宁静与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春雨给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A. 悲伤
    B. 生机
    C. 厌倦

  2. “雀喧争槿树”中的“雀”指的是哪种动物? A. 燕子
    B. 麻雀
    C. 鹰

  3. 诗中提到的“瓦湿光先起”说明了什么? A. 温暖的气息
    B. 夜晚的来临
    C. 雨水的反射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绘春天的清晨,表达春意盎然的情景。
  • 《夜雨寄北》 by 李商隐:通过夜雨表达思念之情,展现细腻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初对暮雨》《春晓》的比较: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春晓》更侧重于清晨的生机,而《春初对暮雨》则着重于细雨中的宁静与思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温庭筠的《春初对暮雨》,以及其在唐代诗词中的独特地位。

相关查询

思山居一十首。思乡园老人 故人寄茶 鸳鸯篇 无题 长安秋夜 登崖州城作 谪岭南道中作 闾门即事 仆射陂醉归即事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借开头的成语 出奇制胜 惊风雨,泣鬼神 火字旁的字 江河不实漏卮 反文旁的字 恨相知晚 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括囊不言 肩从齿序 首字旁的字 留声机 捷足先登 秃宝盖的字 盐余 王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