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读语孟》

时间: 2025-04-29 17:03:08

诗句

道言不死真成妄,佛语无生更转诬。

要识死生真道理,须凭邹鲁圣人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3:08

读语孟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道言不死真成妄,
佛语无生更转诬。
要识死生真道理,
须凭邹鲁圣人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道”和“佛”两种思想的质疑,认为道教所说的不死是真正的妄想,而佛教所言的无生更是一种误导。要想真正理解生与死的道理,必须依赖于儒家圣人如孔子和孟子的教导。

注释:

  • 道言: 道教的言论。
  • 不死: 道教追求的长生不死的理想。
  • 佛语: 佛教的言论。
  • 无生: 佛教的观点,认为生死是幻象。
  • 邹鲁: 指孔子和孟子,代表儒家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稼轩,号丘墟,江苏人,南宋著名词人、政治家,擅长填词,作品多描写豪情壮志及爱国情怀,风格豪放与婉约兼具。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政治与哲学有着深刻的思考,辛弃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道教和佛教的批判,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哲学层面对道教与佛教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儒家思想在理解生死问题上的重要性。辛弃疾在诗中以道教和佛教的观点为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和哲学的反思。前两句以对比的方式指出道教和佛教的不足,进而引出儒家作为真正理解人生哲理的途径。这种思考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信仰选择,也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关注。

辛弃疾的语言简练而有力,意象鲜明,深刻地揭示了哲学思辨的复杂性。在探讨生死问题时,他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强调了理性的必要。这种哲学探讨的方式,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智慧的结晶。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道言不死真成妄: 道教宣称的长生不死的理想实际上是虚妄的。
    • 佛语无生更转诬: 佛教主张的无生观点更是对真实的误导。
    • 要识死生真道理: 要想真正理解生与死的真理。
    • 须凭邹鲁圣人儒: 必须依赖于儒家的圣人如孔子和孟子。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道教与佛教的观点,突出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 反问:隐含的反问使得读者思考生死的真正含义。
  • 主题思想: 该诗的核心在于对生死真理的探讨,强调儒家思想在理解人生哲理中的重要性,反映了辛弃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道与佛: 代表不同的哲学思想,分别象征着对生死的不同看法。
  • 邹鲁: 代表儒家,象征着理性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的《读语孟》主要批判了哪两个思想? A. 道教和佛教
    B. 儒教和道教
    C. 佛教和儒教

  2. 诗中提到的“邹鲁”指的是哪两位圣人? A. 孟子和庄子
    B. 孔子和孟子
    C. 老子和庄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辛弃疾的《读语孟》更注重哲学思考,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饮酒作乐的生活态度。两者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代诗词概论》
  • 《中国哲学史》

相关查询

小重山 小重山 春晴 小重山 柳浪闻莺 小重山 小重山·三山与客泛西湖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瑞鹤仙 瞻园席上呈倦圃夫子 瑞鹤仙 海棠 瑞鹤仙 用黄澹翁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凛凛有生气 大街小巷 犬字旁的字 八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议诎 说时迟,那时快 负才傲物 包含系的词语有哪些 兼人之勇 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庸遴 牙字旁的字 刀字旁的字 访谘 鱼釜尘甑 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水洗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