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陈器之苦雨》

时间: 2025-05-01 02:27:50

诗句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

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

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27:50

原文展示:

和陈器之苦雨 张耒 〔宋代〕

急雨凄风未肯归,三川烟树远凄迷。 泻山涨潦千霆怒,到地重云万幕低。 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

白话文翻译:

急骤的雨和凄冷的风似乎不愿停歇,三川地区的烟树在远处显得模糊而凄凉。 山洪如雷霆般汹涌,地面上厚重的云层低垂。 泥泞的道路上,野鸭般的行人忙碌不堪,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邻家的鸡鸣。 为了你,我愿借一阵强劲的风,静静地扫清平坦郊野上的马蹄印。

注释:

  • 急雨凄风:形容雨势急骤,风势凄冷。
  • 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泛指多河流的地区。
  • 凄迷:模糊不清,带有凄凉的意味。
  • 泻山涨潦:形容山洪暴发,水势汹涌。
  • 千霆怒:比喻水势如雷霆般猛烈。
  • 重云万幕低:形容云层厚重,低垂至地面。
  • 扰扰泥涂:形容泥泞的道路上行人忙碌的样子。
  • 野鹜:野鸭,比喻行人。
  •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
  • 扶摇:古代神话中的大风,这里比喻强劲的风。
  • 散马蹄:比喻清除痕迹或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是他在与友人陈器之交流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自然灾害频发。诗中描绘的急雨凄风可能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氛围或自然现象,同时也可能是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急雨凄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自然灾害频发的景象。诗人通过对三川烟树、山洪暴发、云层低垂等自然现象的生动描绘,传达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诗中的“扰扰泥涂同野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最后两句“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希望借一阵强劲的风,扫清一切障碍,带来平静和安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雨凄风未肯归:开篇即描绘了恶劣的天气,急雨和凄风似乎不愿停歇,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
  2. 三川烟树远凄迷:三川地区的烟树在远处显得模糊而凄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压抑感。
  3. 泻山涨潦千霆怒:山洪如雷霆般汹涌,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猛烈。
  4. 到地重云万幕低:地面上厚重的云层低垂,增加了诗中的压抑和沉重感。
  5. 扰扰泥涂同野鹜:泥泞的道路上,野鸭般的行人忙碌不堪,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
  6. 萧萧昏晓听邻鸡:从早到晚都能听到邻家的鸡鸣,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连续性。
  7. 为君一借扶摇便,静扫平郊散马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希望借一阵强劲的风,扫清一切障碍,带来平静和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泻山涨潦千霆怒”中的“千霆怒”,比喻山洪的猛烈。
  • 拟人:如“急雨凄风未肯归”中的“未肯归”,赋予风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扰扰泥涂同野鹜,萧萧昏晓听邻鸡”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急雨凄风、山洪暴发等自然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整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凄风:描绘了恶劣的天气,营造了压抑的氛围。
  • 三川烟树:模糊而凄凉的景象,加深了压抑感。
  • 泻山涨潦: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灾害的猛烈。
  • 重云万幕低:增加了诗中的压抑和沉重感。
  • 扰扰泥涂: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
  • 扶摇:比喻强劲的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三川”指的是哪三条河流? A. 黄河、洛河、伊河 B. 长江、黄河、淮河 C. 黄河、长江、珠江 D. 长江、淮河、珠江

  2. 诗中的“扶摇”比喻什么? A. 强劲的风 B. 猛烈的风 C. 柔和的风 D. 微弱的风

  3. 诗中的“扰扰泥涂同野鹜”描绘了什么景象? A. 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辛生活 B. 自然灾害的猛烈 C. 平静的田园生活 D. 繁华的城市景象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也描绘了自然灾害后的景象,与张耒的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杜甫《春望》: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和陈器之苦雨》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自然灾害后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张耒在内的多位诗人的生平和作品。

相关查询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和太师相公秋兴十首 和集贤相公摄事出郊 寒食 国清寺 观藏珠 躬耕籍田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因的词语有哪些 美中不足 長字旁的字 磨牙吮血 踏门 蓬屋生辉 老债 形于颜色 玄念 风流浪子 临事 釒字旁的字 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万生 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