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7:5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4:49
点绛唇·花信来时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当花信来的时候,心中恨不得有一个人如花一般常驻。
又是一个春天,我却因思念而消瘦,门前的柳树也被我折断。
天给予我多情,却不给我长久的相守。
分离之后,泪水和酒渍交织在我的袖子上。
晏几道(约987—1051),字叔原,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作品情感细腻,风格婉约。其词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深沉,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该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结之时。作者以春天的花信为引,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晏几道的《点绛唇·花信来时》是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抒情小令。开篇“花信来时”便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主人公的失落与孤独。词中“恨无人似花依旧”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花朵的娇艳与人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则通过柳树的折断,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离别相连,而这里的折断则更添了一层无奈的情绪。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一句,揭示了命运的无情与对爱情的期盼,天意虽多情,却不肯给人以长久的陪伴。最后一句“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用泪水与酒渍的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离别后的悲伤与沉醉。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美好,又有离别的凄凉,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与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春天的爱恋与对失去的哀伤,传达了时间无情与人生无常的深刻主题。
“花信”指的是什么?
A. 人的信件
B. 春天的到来
C. 离别的信号
诗中“折断门前柳”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思念与离别
C. 春天的到来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幸福
B. 哀伤
C.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