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花信来时》

时间: 2025-04-24 17:54:49

诗句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54:49

原文展示:

点绛唇·花信来时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
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
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

白话文翻译:

当花信来的时候,心中恨不得有一个人如花一般常驻。
又是一个春天,我却因思念而消瘦,门前的柳树也被我折断。
天给予我多情,却不给我长久的相守。
分离之后,泪水和酒渍交织在我的袖子上。

注释:

  • 花信:指花开时节的信号,象征春天的到来。
  • 门前柳:柳树常被用作思念和离别的象征。
  • 泪痕和酒:泪水和酒液的痕迹,代表着伤感和醉酒的状态。
  • 双罗袖:指用轻薄的罗料制成的衣袖,形象地表现出女子的柔美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7—1051),字叔原,号阮亭,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小令,作品情感细腻,风格婉约。其词多描绘离愁别绪,情感深沉,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纠结之时。作者以春天的花信为引,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晏几道的《点绛唇·花信来时》是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抒情小令。开篇“花信来时”便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主人公的失落与孤独。词中“恨无人似花依旧”直接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花朵的娇艳与人心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则通过柳树的折断,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与离别相连,而这里的折断则更添了一层无奈的情绪。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一句,揭示了命运的无情与对爱情的期盼,天意虽多情,却不肯给人以长久的陪伴。最后一句“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用泪水与酒渍的交织,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离别后的悲伤与沉醉。整首词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春天的美好,又有离别的凄凉,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信来时: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
  2. 恨无人似花依旧: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感叹无人陪伴。
  3. 又成春瘦:时间流逝,思念使人消瘦。
  4. 折断门前柳:柳树的折断象征着悲伤与离别。
  5. 天与多情:命运的安排,让人有情却无缘长久相守。
  6. 分飞后:分离后的孤独感。
  7. 泪痕和酒:表达了因思念而泪流与醉酒的情景。
  8. 占了双罗袖:双罗袖上沾满了悲伤与醉意,形象生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花信比作爱情的期盼。
  • 拟人:将天赋予多情的性格,使情感更具人性化。
  • 对仗:如“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形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离愁与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春天的爱恋与对失去的哀伤,传达了时间无情与人生无常的深刻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爱情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离别与思念。
  • :象征悲伤与无奈。
  • :象征逃避现实与沉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花信”指的是什么? A. 人的信件
    B. 春天的到来
    C. 离别的信号

  2. 诗中“折断门前柳”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思念与离别
    C. 春天的到来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A. 幸福
    B. 哀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1.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愁,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内心挣扎。
  2. 苏轼《水调歌头》:虽然表达的是对兄弟的思念,但同样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晏几道与他的词》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忆王孙 春夕 忆王孙 端午 忆王孙 春雨 忆王孙 忆王孙 和晏小珊 忆王孙 其一 寒夜 忆王孙 忆王孙 秋夜 忆王孙 春情 忆王孙 和重阳真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鸱视虎顾 皮字旁的字 鹤势螂形 青女素娥 学案 歇里歇松 不一其人 悟结尾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革字旁的字 燕梦征兰 红虾 身字旁的字 强自取折 史东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