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3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39:02
《江城子·匏溪方丈题壁》
作者:丁之翘
野塘秋水路湾湾。学深山,掩柴关。
杓柄溪声,随分住人间。
白发萧萧窗下坐,花散诞,竹平安。
六时清课在毫端。拂齐纨,墨光寒。
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
只是秋来方丈里,书满架,背人看。
诗中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野塘的秋水弯弯曲曲,仿佛在深山中学习,隐蔽的柴门关上了。溪水的声音在这里流淌,自然流淌着,仿佛与世无争。白发苍苍的我坐在窗下,花瓣随风飘散,竹子在微风中显得安静。每天六个时辰都有清静的课业在笔尖上流淌,轻拂着纨扇,墨迹在寒光中显得透彻。年复一年,我懒得离开蒲团,只是在秋天来临时,方丈里书架上满满的书籍,无人翻阅。
诗中没有涉及到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传达了隐士文化的内涵,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江城子·匏溪方丈题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恬淡的秋天场景。诗的开头以“野塘秋水路湾湾”描绘出一幅曲折的水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接着“学深山,掩柴关”意在表达诗人追求学问的决心,以及隐居山林的愿望,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诗的中段“白发萧萧窗下坐,花散诞,竹平安”展现出诗人静谧的生活,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沉淀与思考。而“六时清课在毫端”则表现了诗人对学业的执着追求,体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两句“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淡然,尽管书架上满是书籍,但生活的惬意和对自然的向往让他懒于外出。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与心灵追求。
诗中提到的“学深山,掩柴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白发萧萧窗下坐”中“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对待书籍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