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匏溪方丈题壁》

时间: 2025-04-25 04:39:02

诗句

野塘秋水路湾湾。

学深山,掩柴关。

杓柄溪声,随分住人间。

白发萧萧窗下坐,花散诞,竹平安。

六时清课在毫端。

拂齐纨,墨光寒。

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

只是秋来方丈里,书满架,背人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39:02

原文展示

《江城子·匏溪方丈题壁》
作者:丁之翘

野塘秋水路湾湾。学深山,掩柴关。
杓柄溪声,随分住人间。
白发萧萧窗下坐,花散诞,竹平安。
六时清课在毫端。拂齐纨,墨光寒。
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
只是秋来方丈里,书满架,背人看。

白话文翻译

诗中的意境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野塘的秋水弯弯曲曲,仿佛在深山中学习,隐蔽的柴门关上了。溪水的声音在这里流淌,自然流淌着,仿佛与世无争。白发苍苍的我坐在窗下,花瓣随风飘散,竹子在微风中显得安静。每天六个时辰都有清静的课业在笔尖上流淌,轻拂着纨扇,墨迹在寒光中显得透彻。年复一年,我懒得离开蒲团,只是在秋天来临时,方丈里书架上满满的书籍,无人翻阅。

注释

  • 匏溪:指匏溪,位于安徽省,意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秋水:指秋天的水,象征宁静与清冷。
  • 柴关:指隐蔽的山间小道,象征隐居生活。
  • 杓柄:指舀水的工具,象征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萧萧:形容苍老的样子,表达诗人的心境。
  • 清课:指清静的课业,象征学问与修身。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涉及到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与隐居生活,传达了隐士文化的内涵,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丁之翘(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隐居生活,性情淡泊。
  •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匏溪方丈的生活,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体现了清代隐士文化的特点。

诗歌鉴赏

《江城子·匏溪方丈题壁》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恬淡的秋天场景。诗的开头以“野塘秋水路湾湾”描绘出一幅曲折的水路,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接着“学深山,掩柴关”意在表达诗人追求学问的决心,以及隐居山林的愿望,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诗的中段“白发萧萧窗下坐,花散诞,竹平安”展现出诗人静谧的生活,白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沉淀与思考。而“六时清课在毫端”则表现了诗人对学业的执着追求,体现出他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两句“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则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淡然,尽管书架上满是书籍,但生活的惬意和对自然的向往让他懒于外出。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知识追求的执着,抒发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塘秋水路湾湾”:描绘水面秋水环绕的曲折,营造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 “学深山,掩柴关”: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学问的追求。
    • “杓柄溪声,随分住人间”:溪水声响与世俗生活相交融,表现自然的和谐。
    • “白发萧萧窗下坐”:象征年岁已高,写出诗人淡然的心境。
    • “花散诞,竹平安”:花瓣随风飘散,竹子安静,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状态。
    • “六时清课在毫端”:强调诗人对学问的专注与追求。
    • “拂齐纨,墨光寒”:描绘书法创作的情景,表现艺术的追求。
    • “岁岁年年,懒去靠蒲团”:表达对外界的懒惰,偏爱内心的安宁。
    • “只是秋来方丈里,书满架,背人看”:展现书籍的充盈与孤独的阅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书法创作,表达心境和艺术追求。
    • 拟人:溪水声仿佛有情感,与生活相交融。
    • 对仗:如“白发萧萧,花散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理想与心灵追求。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秋水:象征宁静与清冷,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白发:象征年岁与智慧,表现出诗人的淡然与沉稳。
    • 书籍:象征知识与修养,体现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 蒲团:象征隐居生活的安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学深山,掩柴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归隐生活
    • B. 声名显赫
    • C. 游山玩水
  2. 诗中“白发萧萧窗下坐”中“白发”主要象征什么?

    • A. 时光流逝
    • B. 年轻
    • C. 健康
  3. 诗人对待书籍的态度是?

    • A. 忙于应酬
    • B. 懒于翻阅
    • C. 热衷阅读

答案

  1. A. 归隐生活
  2. A. 时光流逝
  3. B. 懒于翻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陶渊明):展现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
  • 《秋夕》(杜甫):描绘秋天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
    • 两者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描绘,但《静夜思》更多体现了思乡之情,而《江城子》则专注于隐居生活的宁静与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丁之翘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诗词文化》

相关查询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赠潘侍御论钱少阳 古风其十四 出妓金陵子呈卢六其二 清溪半夜闻笛 古风其三十四 寄远其一 赠任城卢主簿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时凝弟在席 登瓦官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齲字旁的字 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魂七魄 斤字旁的字 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词人墨客 兵无血刃 别鹤孤鸾 敬而远之 不见棺材不掉泪 衙职 阅日 屏声静气 酉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从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