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25
酋长虬髯客,豪商碧眼胡。
金轮铭武后,宝塔礼耶稣。
火树银花耀,毡衣绣缕铺。
五丁开凿后,欲界亦仙都。
这首诗描绘了香港的多元文化和繁荣景象。诗中提到的酋长与虬髯客象征着这里的异族文化,豪商的碧眼则暗示了西方商人的存在。金轮与宝塔代表了不同的信仰与宗教交融,火树银花则表现出节庆的热闹场景,毡衣与绣缕则指向了当地的民俗与生活方式。最后一句描绘了香港的繁华与幻想,仿佛是人间仙境。
作者介绍:黄遵宪(1848-1905),字克强,号惭愧,晚号焚书,清末政治家、诗人。其作品多描绘国家兴亡、民生疾苦,关注时局,风格雄浑洒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末,正值香港被英国占领之后,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黄遵宪通过此诗表达了对香港繁荣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文化交融的思考。
《香港感怀十首》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香港独特的文化面貌与社会景象。诗中所提到的“酋长虬髯客”与“豪商碧眼胡”,描绘了一幅多元文化交融的画面,展现了香港作为国际港口的历史与现实。尤其是“金轮铭武后,宝塔礼耶稣”,将佛教和基督教的元素结合,突显了宗教信仰的多样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与包容。
“火树银花耀”这一句,生动地捕捉了节庆时的热闹氛围,仿佛可以听见人们的欢声笑语,感受到那份喜庆。而“毡衣绣缕铺”则展现了当地民俗生活的细腻与美好,似乎在诉说着每一个人的故事。最后的“欲界亦仙都”则表达了诗人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期望,仿佛这里是一个人间仙境,充满了希望与梦想。
整首诗在描绘繁华的同时,也带有诗人对现实的深思,既有对多元文化的赞美,也隐含了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黄遵宪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怀与思考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豪商碧眼胡”指的是哪类人群?
“火树银花耀”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欲界”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