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1:14
雷动星驰入贡车,舌人环列护爻闾。
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宅北曾分羲仲命,绥南远赐赵佗书。
盟津八百争朝会,犹记征祥纪白鱼。
雷声轰动,星光闪烁的贡车驶入,语言的使者环绕在周围,保护着这条重要的通道。
只不过是占卜风雨的事,竟然也能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偶尔打断了苞茅,便向你请教。
北边的宅子曾经分得了羲仲的命令,南方远道而来的,有赵佗的书信。
盟津的八百人争相聚会,仍然记得征兆的祥瑞,像那白鱼一样。
黄遵宪(1848-1905),字公慎,号逸舟,清代诗人、政治家和学者。他致力于维新变法,反对满清统治,主张洋务运动,倡导学习西方文化。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表现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期望。
此诗作于清末,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借用古代典故,反映出对历史的追溯与现实的忧虑。
这首诗呈现出一种激昂的气氛,透过“雷动星驰”的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诗中充满了古典文化的底蕴,黄遵宪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深切感受与思考。诗人在描绘贡车和舌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隐喻当时的政治环境,显示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在“盟津八百争朝会”一句中,诗人借助历史典故,表达了团结与合作的愿望,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融汇了诗人对历史的回顾、对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等,使得诗歌在形式上也极具美感。通过这些元素的结合,诗人传达出一种既悲观又充满希望的情感。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通过历史典故的引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现实政治的深思。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团结合作的渴望,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雷动星驰中的“雷”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赵佗书”象征什么?
“盟津八百”表现了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国家动荡时的不同情感表达,黄遵宪更加强调历史的延续与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