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8: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8:11
次刘启之韵
作者: 刘过 〔宋代〕
豪结交游三十年,
暮年识子海霜边。
江西析派诗同社,
鸿宝传家子已仙。
无用白须甘我老,
有才青眼望谁怜。
譬如飘泊湓城下,
篁竹萧疏无管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刘启之间的深厚情谊,回顾自己三十年的交游生涯,到了老年时才认识到像海边的霜一样的朋友。诗中提到江西的析派诗人同在一个社团,曾经有过传世的作品,但如今那些诗歌中的才华之子早已成仙。虽然我白发苍苍,但我甘愿承受衰老的命运,对于有才之人却无人来怜惜。就像漂泊在湓城下的孤独者,周围的竹林萧疏,缺少了乐器的伴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过,字少游,号云溪,南宋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豪放派为主。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自然景色和交友之情,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年老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和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人交往的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这首诗以回忆的形式展开,开篇即道出与朋友的深厚交情,三十年的交往不仅是时间的积累,更是精神的共鸣。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诗人对朋友的认识更加深刻,海霜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朋友的珍贵与稀有。接着,诗人提到江西析派的诗歌,表明自己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但对于已逝去的才华之子,似乎带着一丝无奈与惋惜。
后半部分的自谦与感慨则表现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清醒认知,白须无用的自嘲与对有才青年的期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飘泊的意象结束,突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无奈,周围的竹林寂寥而无声,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命运的自省。诗人在回顾往昔的同时,也在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以下哪一句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
A. 豪结交游三十年
B. 无用白须甘我老
诗中提到的“江西析派”是指什么?
A. 一个诗歌社团
B. 一个地名
“篁竹萧疏无管弦”中,竹子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