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4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9:40
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
作者: 刘过 〔宋代〕
郡大庐陵古,分符得秘郎。
息争民珥笔,课最米连樯。
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
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庐陵郡获得指令、准备回乡的情景。诗句大致可以翻译为:
庐陵郡古老而宽大,我得到了秘郎的命令。
停止争斗,让百姓安居乐业,最重要的是保证粮食供应。
水隔着蓬山显得遥远,风中飘散着画戟的香气。
等到公务处理完毕,我就要回去建造一座玉堂。
刘过,字子翰,号天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常常在诗中表露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此诗写于初伏时节,诗人刚从京城返回地方,得到命令后,心中感慨万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表现出一种关心民生的情怀。诗中透露出他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刘过的这首《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上杨守秘书》,蕴含了深厚的乡土情怀和对民生的关切。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庐陵郡的古老与宽广,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眷恋。接着,诗人提到“息争”,显示出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强调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对于“课最米连樯”的提及,更是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粮食安全的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水隔蓬山远,风凝画戟香”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归乡路途的向往和对官场事务的厌倦。最后一句“少须官事了,归去玉为堂”,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着清新脱俗的理想生活。这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真挚,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民生的关怀,反映了他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在忙碌的官场中仍然心系百姓,最终渴望回归宁静的生活。
刘过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息争”的意思是什么?
A. 争斗
B. 停止争斗
C. 争取
D. 反抗
诗中提到的“米连樯”主要指什么?
A. 船
B. 粮食供应
C. 战争
D. 生活安定
刘过《初伏阙上书得旨还乡》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