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呈辛稼轩》

时间: 2025-05-07 07:31:00

诗句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00

原文展示

呈辛稼轩
作者:刘过 〔宋代〕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书生不愿意追求名利,只想追随辛稼轩(辛弃疾),即使身处战场也愿意为理想奋斗,渴望得到辛稼轩的认可。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的理想和追求依然能够散发出芳香。

注释

  • 书生:指读书人,通常是指那些有文化、有理想的人。
  • 黄金印:象征权力与名利。
  • 十万提兵:形容出征的壮阔场面。
  • 稼轩:指辛弃疾,南宋著名的词人。
  • 春风侯骨:比喻即使身为死者,仍然有着春风般的清香与芬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过,字梦阮,号静斋,南宋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战争和抒发英勇豪情而著称。他的诗风刚健豪放,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志士渴望参与战斗,为国家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能追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书生与战士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书生的身份象征着文化与理想,而"黄金印"则是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表达了诗人不屑于物质追求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中提到的“十万提兵”,不仅体现了壮丽的战斗场面,也暗示了国家危急时刻文人应有的责任感。与辛稼轩的呼应,不仅是对过往英雄的敬仰,更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春风侯骨死犹香”一句,表达了对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强调即使身死,也愿在理想的追求中恪守清白,散发出不灭的芬芳。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又表现了文人特有的气质,反映了刘过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书生不愿黄金印:表示书生不愿追求权力与名利。
  2. 十万提兵去战场:展现书生愿意为国家出征,体现其壮志。
  3. 只欲稼轩一题品:渴望得到辛弃疾的认可与赞赏。
  4. 春风侯骨死犹香:比喻理想的追求使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高尚品德。

修辞手法

  • 对比:书生与黄金印的对比,强调理想与物质的冲突。
  • 比喻:将理想比作春风,传达出理想的美好与追求的坚定。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追求理想与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对名利的超脱和对文化英雄的敬仰,传达出一种文人特有的豪情与理想主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印:象征权力与名利,代表世俗的成功。
  • 稼轩:象征文化与理想,代表精神的追求。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寓意理想的芬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书生不愿黄金印”的意思是什么?

    • A. 不喜欢金钱
    • B. 不愿追求权力与名利
    • C. 不想参加战争
  2. “春风侯骨死犹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死亡的恐惧
    • B. 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岳飞《满江红·写怀》

诗词对比: 比较刘过的《呈辛稼轩》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怀,但刘过更强调文化与精神的价值,而辛弃疾则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辛弃疾词选》
  • 《刘过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行作 周伯明出按山西有纸屏留师邵御史家尝借用之上有二月十九日与曹孚若联句次韵 由玉河复至玉泉 其二 与王司礼焘马司谏汝彰卢氏园宴坐言别 和建小学韵呈赵求仁使君 寄长儿韵语 其二十二 树萱堂诗为章仲勉赋 企喻歌四首 其四 久雨 浪淘沙 送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穴宝盖的字 龙争虎斗 包含泾的成语 霜衣 青旆 心病难医 齊字旁的字 予智予雄 宝盖头的字 插科打诨 镸字旁的字 狗血喷头 糸字旁的字 寻行逐队 轶义 树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