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00
呈辛稼轩
作者:刘过 〔宋代〕
书生不愿黄金印,十万提兵去战场。
只欲稼轩一题品,春风侯骨死犹香。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书生不愿意追求名利,只想追随辛稼轩(辛弃疾),即使身处战场也愿意为理想奋斗,渴望得到辛稼轩的认可。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的理想和追求依然能够散发出芳香。
作者介绍:刘过,字梦阮,号静斋,南宋诗人,因其作品多描绘战争和抒发英勇豪情而著称。他的诗风刚健豪放,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理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志士渴望参与战斗,为国家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能追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人物。
这首诗通过对比书生与战士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书生的身份象征着文化与理想,而"黄金印"则是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表达了诗人不屑于物质追求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中提到的“十万提兵”,不仅体现了壮丽的战斗场面,也暗示了国家危急时刻文人应有的责任感。与辛稼轩的呼应,不仅是对过往英雄的敬仰,更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春风侯骨死犹香”一句,表达了对于理想的坚定信念,强调即使身死,也愿在理想的追求中恪守清白,散发出不灭的芬芳。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浓厚的爱国情怀,又表现了文人特有的气质,反映了刘过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追求理想与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表现出一种对名利的超脱和对文化英雄的敬仰,传达出一种文人特有的豪情与理想主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书生不愿黄金印”的意思是什么?
“春风侯骨死犹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刘过的《呈辛稼轩》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国家的关怀,但刘过更强调文化与精神的价值,而辛弃疾则更注重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