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27
一日四时具,从来五岭然。
留连落花雨,依约熟梅天。
瘴重常垂箔,春深未脱绵。
新来那戒饮,未夜已思眠。
这一天四季的景色齐全,向来在五岭地区就是如此。
我留恋那纷飞的落花雨,想起那熟透的梅子成熟的时节。
瘴气沉重,窗户常常关紧,春天已深却没有脱去绵绵的愁绪。
刚刚来到这里就想戒酒,夜未深便已思念入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桂林的留恋。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富于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曾伯游览桂林期间,受桂林山水与自然环境的影响,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慨。
《桂林即事》是一首描绘桂林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便展现出桂林四季的美丽,无论何时都能在这里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诗人通过“留连落花雨”和“熟梅天”这两个意象,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特别是“落花雨”的意象,给人一种柔美而又稍显忧伤的感觉,仿佛在感叹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瘴重常垂箔”则转向更为沉重和现实的感受,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环境因素结合,表达了对瘴气的无奈与对春天的依恋,显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最后两句中提到的“戒饮”与“思眠”,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也透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自然描绘与情感抒发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展示了诗人在桂林的生活感受与心理状态。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桂林自然景色的赞美、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在美丽景色中难以摆脱的内心愁绪。诗中情感复杂,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生活的沉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五岭是指哪个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人对桂林的情感是:
A. 喜爱与留恋
B. 厌恶与逃离
C. 无所谓
D. 只是路过
“新来那戒饮”中的“戒饮”指的是什么?
A. 戒烟
B. 戒酒
C. 戒赌
D. 戒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桂林即事》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环境的深刻感受,而李白的诗则更强调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观。这两种风格的对比,展现了中国古诗词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