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时间: 2025-05-04 00:09:23

诗句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

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9:23

原文展示:

沁园春 其十八 丙午寿常丞叔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举觞华旦,相会良希。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预卜明年百事宜。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诗。
公虽厌直兰闱。如正色朝端当宁知。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传衣。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时来皆可为。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朋友们欢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愿望。诗中提到,时值春寒,梅花已绽放,大家举杯畅饮,交流诗词。作者感慨岁月流逝,祝愿友人长寿,与春天和南极星辉同在。诗的结尾则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在温暖的春天,大家都能有更好的发展。

注释:

  • :指归来的人,意指朋友回归。
  • 小阮:一种古代乐器,常用于宴会。
  • 垂弧:形容时光流逝,如弓弦下垂。
  • 松椿:象征长寿的植物,松树和椿树。
  • 椒柏:也是常用于祭祀的植物,象征吉祥。
  • 兰闱:指朝廷或官场。
  • 卿相:指高官,卿为大夫,相为宰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丙午年,正值初春时节,作者在一次聚会中,抒发对友人的祝福与美好愿望,体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们在春日聚会时的愉悦氛围。开篇即以“喜同此时”引入,表达了对相聚的欢喜,接着用“问垂弧历载”反映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珍惜。诗中提到的“松椿”、“椒柏”,则寓意着长寿与健康,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明快而又沉稳,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尤其在“暖律初回”的描写中,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与希望的涌现。最后一句“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将友谊与自然界的恒久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在生命、时间和友谊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疏归来,小阮适闲,喜同此时:朋友归来,大家欢聚一堂,心情愉快。
  2. 问垂弧历载,几番遥祝:问候过去的岁月,遥祝友人安康。
  3. 举觞华旦,相会良希:举杯畅饮,欢庆相聚的美好时光。
  4. 颂以松椿,酌之椒柏:以松树和椿树祝愿长寿,饮用椒柏酒。
  5. 春犹浅,趁雪晴梅放:春天尚浅,梅花盛开,正是吟诗的时节。
  6. 公虽厌直兰闱:即便对官场有所厌倦。
  7. 看大廷诸老,争推前席:看到朝廷的老者们争相推举前列。
  8. 吾家五祖,自有传衣:自家五代祖先传承的衣物,表明家族的荣光。
  9. 暖律初回,要津立上:春暖花开,关键之时。
  10. 卿相时来皆可为:高官贵人都能莅临。
  11. 祈公寿,与东君不老,南极齐辉:祝愿朋友长寿,与春天、南极星同辉。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如“松椿”、“椒柏”的对比,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着重表现了友谊的珍贵与对生命的敬畏,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反映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春天的到来。
  • 松椿:象征长寿与吉祥。
  • 东君:春天的化身,寓意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南极:象征永恒与稳定,意指长久的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松椿”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权力
    • D. 忧愁
  2. 作者在诗中对友人的祝福是:

    • A. 平安
    • B. 富贵
    • C. 长寿
    • D. 成功
  3. 诗中提到的“春犹浅”反映了什么?

    • A. 春天刚刚开始
    • B. 春天即将结束
    • C. 春天温暖
    • D. 春天寒冷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曾伯的《沁园春》与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对未来的展望,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人际关系,后者则融入了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与国家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李曾伯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琼压为浆作卮 卫州感事二首 其二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出山 点绛唇·冰雪神人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醉花阴·候馆青灯淡相对 猎城南 记梦 古意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累诫不戒 而字旁的字 露桡 难割难分 嚼蜡 小字头的字 玄字旁的字 行墨 瓦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凑份子 撅竖小人 可行性 有功不赏,有劳不录 胸次开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