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5:49
挽蜀帅赵侍郎二首
西证膏肓急,人推仓扁医。
惜哉当局晚,为此历阶谁。
公在民犹望,公在民犹望,
公亡事转顾。忠魂千古在,
近有紫岩知。
这首诗表达了对赵侍郎的哀悼和对其遗志的追念。诗中的“西证膏肓急”意指病重,急需救治;“人推仓扁医”则提及了历史上著名的医生扁鹊,暗指对赵侍郎的迫切希望。接着感叹当局对他的重视来得太晚,谁能接替他的责任呢?诗中反复提到“公在民犹望”,说明在人民心中,他的存在仍然是希望,但如今公已去世,民众只能回首往事。最后提到“忠魂千古在”,表达了对赵侍郎忠诚精神的敬仰,最后以“近有紫岩知”点出更深的情感。
作者介绍:李曾伯,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赵侍郎去世后,诗人为了表达对他的哀悼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追念而作。赵侍郎在任期间曾为民众做出诸多贡献,其突然去世使得民众感到失望和无助。
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对赵侍郎的怀念和对其忠诚精神的歌颂。开篇用“西证膏肓急”两句直入主题,显示了赵侍郎的病重和急需救治的迫切感,接着提到历史名医扁鹊,暗示人们对赵侍郎的期望与渴望。诗中通过“惜哉当局晚”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既是对当局的批评,也是对赵侍郎去世的哀痛。反复出现的“公在民犹望”句子,展现了赵侍郎在民间的威望与信任,再到最后“忠魂千古在”的强调,则给予了诗作一种永恒的精神象征,显示出李曾伯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赵侍郎的哀悼,表达了对忠臣的敬仰,反映出人们对良知与公共责任的追求,揭示了政治环境中的无奈与人们对理想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医生是谁?
诗中的“公在民犹望”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忠魂千古在”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李曾伯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人的哀悼与追思,而杜甫则是在国家兴亡大背景下表达对民生的忧虑和对历史的反思。两者都蕴含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深切感悟,但侧重点各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