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29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作者:范仲淹 〔宋代〕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本是唐代的宰相,世世代代辉煌的官职。我的子孙志向四方,但在江城有家。那双松树高耸而可爱,因而命名为高堂。雅士们知晓这里的居住环境,宛如山中的情怀。这里的景色仿佛有千年的古色,耳边传来的声音仿佛也能听到千年的回响。六月份没有炎热的阳光,清澈的水如玉壶般明亮。这里聚集着诗书,教导子孙要修身明德。这里摆放着钟鼓,邀请宾客欢庆升平。那绿烟又何所知,整日都在屋檐下。阳光不偏照,天然的白色生出。若不向摇落的土地,何必忧虑岁月的艰难。勉励啊,你愿意为人构建这个地方,必将有无尽的荣华。
作者介绍:范仲淹,字希文,号君湘,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代表了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范仲淹的诗词风格洒脱豪放,常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后辈的教诲。时代背景上,宋代经历了多次战乱,社会动荡不安,诗中展现了他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教育的重视。
《岁寒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一个理想的居所,表达了作者对家族传承和教育的重视。开头两句用自我介绍的方式,展现了他作为唐代宰相的荣耀,暗示着他对家族历史的自豪和责任感。接着,通过双松、高堂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聚诗书,教子修诚明”,反映了作者对知识的崇尚与对教育的重视,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同时,诗的最后几句通过对阳光、绿烟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长如玉壶清”)、对比(如“绿烟亦何知”与“太阳无偏照”)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对称的句式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增加了整首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家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与深厚的文化素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奕世”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聚诗书”主要是强调什么?
诗中“六月无炎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