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3:54
昔见虎耽耽,今为佛子岩。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
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
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
我曾经见过巍峨的虎丘,现在这里已成佛教的圣地。
云雾寒冷,寺庙中的景色无法显露,剑气静谧,未曾离开潭水。
小路幽静,藤萝低垂,禅房中高深的禅意被雪封闭。
吴地有十万户人家,烟雾缭绕的瓦房延绵向西南方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孟子。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改革,重视人才培养。他的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常常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范仲淹游览虎丘时,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思考。虎丘的悠久历史与深厚文化积淀,使得作者在此地感受到一种时光的变迁与人文的交融。
《苏州十咏其四·虎丘山》是范仲淹对虎丘山的深情描绘,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开篇提到“昔见虎耽耽”,表现出对虎丘昔日景象的怀念,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今为佛子岩”,则是对历史变迁的反思,展现出虎丘从一个自然景观变为佛教圣地的过程。
“云寒不出寺,剑静未离潭”,描绘了虎丘的清幽与宁静,云雾缭绕,寺庙隐于寒气之中,水潭静谧,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人间仙境。而“幽步萝垂径,高禅雪闭庵”则进一步营造了幽静的氛围,藤萝低垂,小路幽深,禅房被雪封闭,意象丰富,令人遐想。
最后一句“吴都十万户,烟瓦亘西南”,总结了苏州的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虎丘的描写,更是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深邃视野和宽广胸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传达出一种对变迁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虎丘”是指什么?
A. 一座山
B. 一座寺
C. 一条河
D. 一座城市
“云寒不出寺”中“云寒”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天气炎热
B. 云雾寒冷
C. 下雨天
D. 风和日丽
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描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眷恋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历史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