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州十咏其五·阊门》

时间: 2025-05-04 03:23:27

诗句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3:27

原文展示:

吴门耸阊阖,迎送每跻攀。
一水帝乡路,片云师子山。
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
白傅归休处,盘桓几厚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阊门的美丽景色。吴门高耸的城门,迎接每一个来往的行人。通往帝乡(长安)的水路,远处的片云映衬着师子山。落下的鸿雁在渔船和钓鱼的人旁边飞过,斜柳在离别中轻轻摇曳。白傅(白居易)归隐的地方,我在这里徘徊,不知该如何面对。

注释:

  • 吴门:指的是苏州,因苏州在古代属于吴国而得名。
  • 阊阖:指的是城门,古代城市的门。
  • 帝乡:指的是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
  • 师子山:位于苏州的名山,因外形似狮子而得名。
  • 白傅: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因其隐居于苏州而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岳阳楼记》等。他以清新俊逸的文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范仲淹在苏州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苏州十咏其五·阊门》生动地展现了苏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首句“吴门耸阊阖”,描绘了高耸的城门,象征着苏州的繁华与历史。接下来的“一水帝乡路”,将水路与长安的帝乡联系在一起,显示了交通的便利和历史的渊源。诗中“片云师子山”将自然景观与文化景点相结合,描绘出苏州的秀美风光。

“落鸿渔钓外”则表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注,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村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斜柳别离间”更是渗透了离别的情感,柳树常与离愁相联,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提到“白傅归休处”,诗人对白居易的敬仰与向往,显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更透过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吴门耸阊阖:描绘苏州城门的高大,象征着城市的繁华。
    • 迎送每跻攀:形容行人络绎不绝,城门热闹非凡。
    • 一水帝乡路:水路通往长安,展现了交通的便利。
    • 片云师子山:自然景观与名山的结合,显示出苏州的秀丽。
    • 落鸿渔钓外:描绘渔民生活,展现宁静的田园风光。
    • 斜柳别离间:柳树象征离别,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白傅归休处:提到白居易,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盘桓几厚颜:诗人徘徊在此,感到面对此地的厚重和情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师子山比作狮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落鸿渔钓外,斜柳别离间”,工整且富有节奏感。
  3.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苏州美景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华世界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城门:象征着繁华与历史。
  • 水路:象征着通往理想与希望的道路。
  • 鸿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柳树:常与离愁相连,增添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傅”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杜甫
  2. “一水帝乡路”中的“帝乡”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苏州
    • B. 长安
    • C. 洛阳
  3. 诗中描绘的“师子山”是位于哪个城市?

    • A. 杭州
    • B. 苏州
    • C. 南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范仲淹的《阊门》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前者更注重对城市的描绘,后者则强调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范仲淹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遐台饯别 朝中措 赠奉议沈辽诗 送孙积中同年赴任陕府 矴斋独坐怀兄弟 秋暮书怀 东武二首 其二 书陈副省卷 鞏州首阳铺鸟鼠同穴 赠山人张无惑善画山水 胡无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赃累 艸字旁的字 极奸巨恶 野心家 辵字旁的字 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班荆道旧 逃败 伏伏腊腊 革字旁的字 秋毫勿犯 以外 提土旁的字 矿床 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蹙国百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